每个人都是存在于一定的场景中,要在这个场景中被人一眼认出来,你就有可能脱颖而出。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大领导来视察,做和蔼可亲状,和群众逐一握手,突然他惊喜地从人群中捞出一个人,哎,老李,你也在啊,快快快,你是这方面的专家,来前排就座。或者干脆说,赶紧坐到我的身边来!
这种被领导一眼识别从人群中拉出来的人,显然个人品牌的建设比当时在场很多人都强。
这时我们就说,这个人在当时当地的场景,识别力强于其他人。
同样是LOGO,阿迪和耐克放在一起对比,阿迪达斯显得傻大笨粗,耐克一抹精致的小勾,似乎更优雅。哪一个场景识别力更强呢?
其实正确答案是,在他们最初设计的场景里,他们都是最强的,阿迪达斯在足球场出现的时候,远景识别力强于耐克。而耐克在篮球比赛中的特写,近景识别力更强。
小结一下, 我们说要想脱颖而出,自我包装的场景识别力很重要,在注意力稀缺的年代,你需要让人一眼就认出来,一拍脑袋就想起来。
怎样具备更好的场景识别力呢?
一个好的产品,他需要把自己的特性归纳成简洁的语言,然后通过各种广告渠道,植入到用户的心里。
现在流行个人见面三个标签,与其被人贴标签,不如为自己设计标签,就说说设计标签的原则吧。
1、需求原则
你的标签就是你的logo,是要让人在需要你的时候,一拍脑袋想起你,所以你的特点和能力不是不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否为他人提供帮助。
从品牌学角度,很多人都会借用这样的套路:“我是谁,我的优势是什么?”,我觉得这样的人挺自我的。看看人家耐克,Just do it.并没有宣传自己什么,而是对它的客户说,我能帮你做自己。
标签要从“我能多好地满足谁的哪些需求”开始。如果你的品牌里面,没有对象,没有需求,那它就是个伪品牌。
有个朋友总结自己,有很强的战略规划能力,也有很强的品牌落地能力,还很会烧菜,是的,都挺好的,不过哪一样能满足领导或者客户的需求就用哪一个呗。也许找对象的场合,给自己贴一个会烧菜的标签更有用。不是吗?
吐槽一句,有时候很多人见面自我介绍,就是自报三个标签,听的最多的是,我是一个几岁娃的奶爸/妈妈。(关我什么事?)
2、简洁再简洁
品牌讲究简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想在客户心智中占领一席之地越来越难,现在越来越多的宣传文案大师喜欢用一个词,而不是一句话,来作为品牌的标签。
同样道理,自我介绍的标签,也是要简洁简洁再简洁,有个小伙的神介绍曾经被生涯规划大师在各种课程里反复引用:
“我经验不是很多,但是执行力比较强。”
“我创意不够多,不过我执行力比较强。”
“我数学不是很好,好在执行力比较强。”
在我看来,与其哩罗嗦介绍三个标签,不如刻画打磨一个生动简洁的标签更有效。
3、找到传播者
名号定了,你自己说不要紧,关键是意见领袖怎么看。个体影响的人还是有限,关键是如何发动更多人帮你推动。
下面再说说制作标签的方法
1、企业标签
如果你在大企业并且是高管,别多想,这个最有效
2、业务标签
你掌管的业务是最能有效帮到别人的能力。“你是做什么的”,“你能为别人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你服务的特点是什么”……都可以在标签中体现出来。
3、能力标签
如果你从事的是一个容易对别人产生帮助的职业,如律师、医生、媒体,或者很受关注的职业,如投资人,你可以凸显你的让人希望链接的服务能力。
标签做好之后,让我们再回到品牌学的定义,用追本溯源的方法,看看个人的影响力如何更快的扩散出去。
品牌 = 价值╳人数╳频次
史玉柱当年东山再起,所能凑够的营销费用太少,他选择砸到一个小县城。去年有一家公司也使用史玉柱的策略,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我就不说名字了,人家不需要我做广告。
这家公司说,100万在大城市也许只够做一个广告牌,但在这儿可以铺天盖地布满市中心。第一次看到不会买,多次看到就忍不住购买了。所以,要么不出现,要么就出现到“烦”为止——当感到烦的时候,其实才刚刚开始入心。
有个年轻的朋友经常游走于各大企业,交了很多朋友,他还很喜欢读书,经常把书中的案例和现实企业出现的问题写成短文,以“XXXX公司运营内参”的形式,碎片化的发表出去,在他的朋友圈很快刷屏,很快就有大公司向他抛出橄榄枝。
个人影响力也是如此,关键词是高频,把能力封装成轻产品,高频次刷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