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这么一段时间,你感到自己无精打采,疲惫到丧失了所有的兴趣与爱好?
有没有这么一段时间,忙到极致突然千钧一发,随着身体的颤抖,紧绷着的神经就像弹到酣处的琴弦偶然断裂,然后,你就再也没有力气了?
你把累成狗挂在嘴边,殊不知——
狗狗们的生活比你悠闲~
好像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被“倦怠感”所困扰,难道这一切就像你老板说的那样?
你太懒了!
这句话对你来说到底公不公平呢?
1.生理说
这一观点认为人的能量或者说情绪都是有生理周期的,就像我国悠久的历史一样各种朝代都有兴盛与衰败,自身构成一个循环。从女性角度更容易理解,很多女性在经期前都会感到异常疲劳,嗜睡等等,这是由于体内的各种内分泌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了等等...因此当你的生活中有这么一段时间疲惫感很强烈的时候,可以想想最近的状态都是什么样的,如果可以的话,为自己的身体能量绘制一幅曲线图吧~看一下自己什么时候最down,什么时候又up up up...了。
2.生活目标丧失说
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倦怠感往往是因为人的生活丧失了目标,没有动力,从而陷入了一种“丧”的状态。当然也不是说在这个过程中,你是无所事事的,只是它可能并不是你的目标,或者你所从事的事情并没有给你带来正面的反馈。当你是这种情况的时候,就该好好地和旁友们谈谈人生了...
3.时代说:无处不在的疲倦是一种现代病。
(1)无处不在的警觉感
警觉感是我们人类在面对危机或者非常规事件的一个自然反应,本来目的式在于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但是在当今社会下,警觉的触发机制感知到了错误的危险信息,夸大了可能的危险,使得我们频繁处在比实际需要更高更持久的警觉之下,挤兑了我们的认知能力,使我们更容易疲劳,精神更容易崩溃。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警觉我们需要感到舒适:意识到我们并不需要讨好谁,害怕谁。
这种警觉感可以说是现代社会对我们的控制越来越强的一个应激反应。学习有考试、工作有考核、脱离了熟人社会的我们,需要不断用一些外在的凭证去证明自己——我们有能力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2)先工作后生活
现代社会日益增强对生产力的重视让我们产生了一种情感需要——似乎我们只能通过职业成就来衡量我们的价值。工作好像成为了我们的目标,而非手段。这就是生活的异化。现代社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就是通讯技术的发达,发达到上司的命令可以通过你的手机穿透到你的私人生活当中来,好像你随时都是待机状态,而非关机。个人和工作之间的界限模糊会带来紧张感,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又一个完不成的任务。老子也是要休息的好伐!
(3)无力的反抗
时下流行的丧文化可以说是另一种例证了。
丧文化是指一些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中而难以自拔的活着。他们丧失了心智,漫无目的,蹒跚而行,没有情感,没有意识,没有约束,只能像行尸走肉一样麻木地生存下去。
这种丧文化的流行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反抗——反正努力工作几十年也买不了房子;反正念了研究生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反正...依靠传统的努力已经很难实现生活的质变和阶层的上升了,还不如——就这样吧,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啦!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抗这种疲惫感呢?
1.正确地认识自己,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
人体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摄取有限的资源,包括能量、矿物质和水分。从工程的角度来看,即便身体是一个效率很高的机器,也必然有它的极限工作状态和最优工作状态。
往往容易产生耗尽感的人是对工作和生活有着较高要求的人,用心工作导致的更严重的疲劳,以及工作给他/她们的反馈与他/她们投入的不匹配性,这两个方面的原因触发了耗尽感。而当耗尽出现地时候,人的神经系统已经出现了器质性的变化。也就是,它不再仅仅是一种情绪了,而是像我们身体上的伤口一样实实在在的物理性存在。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结果,我们需要对工作和生活进行合理的预期,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在哪,从而不必因为这个范围之外的事情而自责,根据这个阈限制定合理的工作和生活计划。
2.识别你的压力来源: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是很多积极正面的事情也容易让人感受到疲劳和压力。比如在很短时间内生活状态的快速变化,来到一个新的城市就读等等。
3.依靠惯性: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大大提高我们对疲劳和压力的耐性。这包括合理有规律的锻炼、良好的睡眠、健康的饮食、有益的社交等。
4.充足的睡眠和小憩:每晚足够长时间的深度睡眠是保障精神状态的基础。良好的睡眠能在一天的高压工作和疲惫之后全面地恢复神经系统。如果睡眠有问题,则会大大降低生活质量,同时也会给神经系统带来额外的压力。在一天的长时间工作中,可以多远眺、走动、上洗手间、打盹等等,让大脑得到暂时的放松。
5.切换任务:人在处理不同任务的时候,大脑的兴奋区域是不同的。因此多任务操作可以是一个大脑休息的方法,当然,实际情况更为复杂。多任务的切换本身会造成能量的消耗——任务切换耗散、任务混淆耗散。当面对的任务非常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在脑子里构想很多内容,不断在任务之间切换,同时还要担心完不成今天的任务,这种高压力和担忧的同时作用会让我们的工作效率更加严重地降低。因此,如果要采取这种方法进行休息的话,最好是在高脑力劳动过后选择一些不太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机械式操作任务。
希望这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