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又下了好几场大暴雨外加出奇的冷,下午躲在被窝里又重温了一遍《东京女子图鉴》,至此三座城市的“女子图鉴”算是全部拿下了,可以点击标题「上海女子图鉴」VS「北京女子图鉴」直接查看我另外一篇推文。
三座城市的“女子图鉴”看下来给人一种基调就是女主都是从小城市出来凭借着满腔的欲望来到大都市,一路上不停换工作、往市中心的住所不断靠拢、不停切换进阶男友来上位的典型主角光环故事。
其实不然,三个女人一路下来到最后却依然孑然一身,男人、事业、住所都只是在她们满脸欲望之外的附属品,就像鞋子一样不合脚随时可以丢弃的东西,根本不值一提。
20出头的绫,从日本三四线的小城市秋田来到大都市东京,刚到东京的她真的和这个城市完全格格不入,不能再土的打扮和在小城市里自以为是的可爱,在这里可没人吃这一套。
在生活气息很浓郁的三茶,她有体面的工作每周不间断的公司联谊,格子长衫配牛仔裤虽然比不上都市白领那一套的轻熟,至少是舒服和随性地可以和喜欢的人下班一起买菜做饭幸福的入睡。
但随着工作的晋升,当睁眼看到身边躺着的是一个只能给自己普通幸福的恋人的时候,她告诉自己,这样的幸福在秋田遍地都是,于是提出分手。
弹幕有人说正因为她的野心让她错过了唯一一个生命里最爱自己的男人,怎么说呢,就,幸福本来就不止一种形状,甚至我们根本无从去判断一个人的生活究竟幸不幸福,这件事说到底就和旁人没关系,你侥幸判断对了一个人幸不幸福,又能怎么样呢?
为了赶上东京女子的生活脚步,绫踩着高跟鞋转投惠比寿富二代,在传闻“30岁前能在这里约会就是好女人”的法式餐厅Joel Robuchon前的那晚,分期两万块钱买下的裙子结果却被放了鸽子。
你说一条裙子两万太贵吗?裙子是真的高级且它确实也让当代人很多被压抑着的情绪有了泄气口,我们也着实需要那些“眼高手低”被称之为品味和眼光来撑起都市生活光环下那些个别致,然后暗自结下梁子告诉自己原来我还差很多。
有人说,你怎么老是提钱,生活除了工作和钱还有很多不可方物的存在,如果我生活在二线城市我或许真的会觉得“钱,我不需要”,但是身居上海25年你要我说“钱,真的不重要”,太难。
当然,我绝对不是地域歧视,毕竟每每离开上海我觉得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比适合自己养老,只是哪怕毕业工作那会觉得网购已经是生活质量大步迈进的高光时刻却又会在有少许存款走得近大商场不用看打折促销活动喜欢哪件就欣然收入囊中的惊喜,但终究它也不会成为自己长期的购物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哪怕自己的存款有六位数也依然不舍得每天都喝八块一瓶的依云,就,有时候,你不能单单只用金钱来衡量自己生活质量的好坏,和谈感情一样,没有什么恶劣至极的坏人,只是不合适,而已。
同样,不该用金钱来衡量的还有收入。
每年出门旅行就会觉得自己不能把钱太当钱,动辄几百块一顿的肯德基和几千一次的包车出游后就安慰自己,我们工作是为了赚钱他们工作也不可能只是为民服务吧。
其实我特别不喜欢去聊年收入这件事,尤其是每次当红娘给别人介绍总归是逃不过这一关,你是不问吧,我爸说不问的就叫缺心眼,你说问吧,你自己几斤几两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另一半心里早该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对方一上来就告诉你“我XX岁年薪XXX万”的,同样也没人喜欢那种高高在上像杂志上穿上西装打上领带标准的那种客套的假笑来作为彼此的第一印象的。
反正我是不喜欢,但无权去阻止别人喜欢。
同样的,那些经常在茶余饭后出没在我们口中动辄年薪几百万的精英人士,我们只看到了别人光线的一面忘记了当我们再聊这些的时候她们已经在为事业又熬了好几个通宵了;而那些为了孩子读书、结婚倾尽全力可能一个月赚的都还不够我们月供的,那也是一种努力啊。
虽然过了25岁以后我一直觉得现在钱赚多还是赚少和努力已经没有办法成正比了,你始终要承认,有的人天生就没有赚钱的天赋但很巧后天的天时地利人和他过的也不会太糟糕,有的人一辈子都在与钱打交道但到头来却没有花钱的资格,有的人看似不费吹之力因为人家就是天生一个好脑子和一块好皮囊。
很多地方的心灵鸡汤都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没有比较人人都是幸福的天使,但怎么说呢,就是,钱就是原罪啊,越是没钱的人才越是喜欢比较,又没钱还没有野心和欲望去比较那不就是井底之蛙吗?
所以啊,我觉得比较没有什么不好的,就像《东京女子图鉴》里的绫,她从秋田一路到东京的银座,就是一段和自己较劲的过程,她把自己的野心和小镇的稳定生活做比较,她把自己想要更好的前途和对恋人的爱做比较,直视自己的欲望和贪婪,然后各自经营好自己的这条人生路,只有把这份嫉妒也当作是人生调味品来品尝,才算是真正的都市女人。
一起加油吧
一步接着一步
因为想要得到的东西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