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早上,正在菜场买菜,收到许久未见的桐宝同学家长信息,约着一起到公园玩。
马上打电话给徐先生,问桐宝愿不愿意去,去的话,我十分钟后回来带她出发。心理虽有答案,但得将选择权交给孩子,并且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外出物品。
在选择怎么去公园时,桐宝首选骑自行车。也正合我意,既锻炼身体,又增炼她外出骑行经验。练习骑行后,她获得了多多的来自邻居和路人的赞赏,看到她小小身影骑得飞快,会不由得对身边小朋友说"看这个小朋友骑的多好”。
来到公园,见到小班时的同学,虽说不记得了,也没有生疏感,很快玩到一起。但旁边的小弟弟拿着树枝不知怎么的,就弄到了桐宝眼睛。毫不意外,桐宝用的哭招来吸引我。
我抱着桐宝,让她尽情的哭。哭出她的痛感,抚触她委屈受伤的心。哭的差不多了,问她,谁能为这次意外负责?
她不语。不知她是不是在想:我是无辜的受害者,都是那个小弟弟的错呢?
引导她从内在,从主动视角来看,下次遇到有拿棍子枝条等的小朋友,可以怎么做?是不是可以离远一点?或者语言提醒小朋友,请放下那个危险的枝棍?
这次的安全事件发生,已然不能改变。那从这次事件中,可以让孩子收获到什么?这是作为家长,要给孩子盘点的。引领孩子正向解决,需要看到意外事件带来的意义,以及事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