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是读外国人的书。诗歌,散文,小说。都是外国人的。中国人的不读。那是高中。我高中不用功。所以,后来,高三是复读才考上大学的。我高中不复习功课,课下都是读外国的名著。我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红与黑》,压在语文书下面读。我去县城百货门前书摊上买来外国当代诗人的诗集,每天偷偷看。看不懂也看。一遍看不懂就看两遍,两遍看不懂就放一下,过几天再看。一直到看懂为止。
大学的时候我还是读外国的。中国人的都不读。看不上眼。那时候真的是眼高手低。明明啥也不是,却自以为是。那时候要是多读一些中国人写的东西,然后,自己再写一点东西,那我写得肯定比现在好。
这是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大学毕业后我才开始读中国人的小说。诗歌,也只读海子的诗集。来杭州后有一段时间迷恋杨炼的诗,现在也不读了。现在我还读海子。
几年前买了本余秀华的诗集在读。
外国人的诗歌,现在,我只读特朗斯特罗姆。读了很多年。从2001年开始读,一直读到现在。估计,还要读一些年。
早一点读本国人的小说散文,就可以早一点用母语写作了。母语小说是我们的土壤。没有土壤,就谈不上种庄稼,开花,结果。
有时候道理是道理,但是,我想,一个人,比如我,总是想要出去看一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确如此。大学里,读了很多很多的名著,可以说在世界上走了一圈,最后,一句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好,又走回来,老老实实地写自己的母语。
但,实际上,我觉得,走着一圈还是很重要的。
走一圈,眼光高了。
另外,走一圈,也更加自信了。
然后,就可以写了。
大胆地写了。
原来不行。原来是不知道写啥,也不敢写。
走了一圈后,回来,就知道写啥了。
也敢写了。
这是走一圈的意义。
但,很多人走了一圈后没有走回来。那就不行。
要能走出去,再走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