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天赋教养》的前言和第一章,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孩子小时候的一些场景。感到既温馨,又有遗憾。温馨的是又在我们脑海里出现了孩子小时候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遗憾的是感觉有好多地方做得不到位,担心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
作为70后的我们,大部分人只有一个孩子,从成为父母的那天起,在教育孩子上就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难免会有差错。其实想想,出现差错也大可不必紧张和遗憾。
唐僧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方成正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也好,父母的教育失误也好,不也就是一个一个难关吗,只要能顺利地度过难关,不就是逐步走向成功吗,每一次难关,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次人生历练,也会产生人生经验。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大部分家长是活在未来,总是对孩子有太多的期许,从孩子很小,就开始规划孩子的未来,上各种的辅导班,根本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就像《天赋教养》书中说的:
父母付出得越多,要求得越多;牺牲得越多,不平衡得越多。结果是:爱得越深,伤得越深;因为以生命去爱,所以不惜拼上生命。
孩子在父母这种爱的包围中,其实没有感受到爱,反而是对他们产生了伤害。
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也会回忆孩子成长的过程,会不自觉地与周围的孩子做比较,可能会产生“想当初的想法”,如果当时让孩子怎么样,现在是不是就会怎样。但是,想一想,孩子当时如果是快乐的,健康的,就应该很满足了,对孩子而言,当时的他,是快乐地生活在当下,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健康和快乐不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吗?
过去的已经过去,是不可改变的,未来的还没有来到,是无法预料的,只有当下是我们可以把握的。每一个当下都来自于过去,也对未来产生着影响。
孩子总有一天要走向外面的世界,能让孩子适应社会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当孩子离我们远去的时候,我们只有不舍的牵挂,而他已经开始生活在他自己的当下,我们的经验已经不能与他们的环境、条件和意识相适应,到了该放手的时候,让他们自由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拼搏吧,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才能活好当下,活好未来。
每个孩子都是为父母生的、为家庭生的、也是为世界生的。
培养孩子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最终是孩子自己成就自己,作为父母的我们,也应该活好自己的当下。
我们也是为父母而生、为家庭而生,为世界而生,孩子有自己的事业,我们也有我们的事业。我们应该作为孩子的榜样,更应该活好我们的当下。
活好当下,需要有新的追求,每天锻炼一下身体、每天读一读书、每天写一写文章、每天做一件好事。但每天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活好当下,父母努力去创造更多的美好和精彩,让美好与精彩,成为自己与孩子当下的有效连接,每一个父母都能成功,每个孩子也都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