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学校会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即“学习分流”。但是,这对那些在学习上处于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学生有什么影响呢?研究人员抽取了英国19000名儿童作为样本,进行了为期五年的追踪,并研究其影响。
主要研究结果
1. 与没有分流的学生相比,处于中游的学生在这些方面表现较差:数学、科学、阅读、写作。
2. 与没有分流的学生相比,处于下游的学生在这些方面表现较差:数学、科学、阅读、写作。这种影响在数学上最明显。
3. 与没有分流的学生相比,处于上游的学生在这些方面表现更好:数学、科学、阅读、写作。
学习分流有助于学习处于上游的学生,但对于中游和下游的学生来说,效果要差得多。
假如研究结论可以推及到国内基础教育的话,估计孩子位居塔尖的父母举双手赞同分层教学,而位居中下游的父母肯定反对分层教学。
国家层面向来是有分层教学的,尤其是针对天才儿童的分层教学。最为我们熟知的是中国科技大学少年大学生班,我的赣州老乡宁铂,是最具争议的少年大学生。
1977年10月末,宁铂父亲的朋友、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给当时兼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写了一封10页长信,举荐他。方毅副总理将此信转给当时的中科院下属单位中国科技大学,上有批示:"如属实,应破格收入大学学习。"
10天后,中科大两位老师抵达江西,到他就读的赣州八中面试。考的是数学,同时参加的还有两位早慧少年,他得了67分,排名第二,第一名80多分,第三名64分。
1978年初,他受到方毅副总理接见,两局对弈,他全胜。
1978年3月,14岁生日还没过的少年走进中国科技大学校门,成为中国第一批少年大学生中声名最响的一个,被誉为"中国第一天才少年"。放在今天绝对是顶流网红。
然而,命运多舛,在中国科技大学当教师的宁铂选择了出家!我听过的一个版本是,当年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认为宁铂与佛有缘,未曾想后来宁铂痴迷于佛学。有不少人因为少年班少数不成功案例而否定少年大学生制度,那就有点以偏概全了。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创办四十多年来,为国家输送了不少各行各业的精英。而且,少年大学生班的录取、培养一直在优化。不然国家也不会一直允许它存在。
还有一个更小众更不为人知的天才少年培养模式是北京八中超常教育创新实验班,选拔年龄从初中开始,比中科大少年班提前好多年。从网上的招生简章来看,直接选拔智商超群的孩子,颇有点门萨俱乐部的感觉。
因为从事过人才测评、学习心理工作,见多了太多小孩,深刻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天然存在的。在美国更强调天赋的差异性,而中国更强调后天环境的塑造能力。有意思的是我让某初中一个级部的家长自评(主观评价)自己孩子的智力水平,在1-7分之间做个评估,竟然没有一个父母认为自己孩子的智力水平在4分以下。而让孩子自评的话,结果迥异,不少孩子自评低于4分。因为初中没有选拔考试,理论上初中孩子的智力分布大体呈正态分布,而不应该都在平均数之上。可见父母看自己家孩子偏乐观,玩笑话说的“孩子还是自己的好!”或许是对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强调,中国父母的卷比美国厉害。而认同天赋差异性存在的美国更强调每个个体成为最好的自己。他们不让龟兔赛跑,让龟游泳,让兔跑步,各得其所。
从因材施教的思想出发,理论上分层教学更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以上研究结论是否具有普遍代表性,感兴趣的中国学者不妨继续深入研究下去。如果说,混合教学对中下游水平的孩子有益的话,可能的原因是上游学生对下游学生的带动和榜样作用。以青岛的高中教学为例,市内四区高中是分层的,从头部258到16中,分层分得很细。而胶东某县级市高中不分层,中考时只有一条普高线,线上同学划片入学,据我所知,胶东某市的本科率90%以上,这个成绩青岛是比不过的。或许,这样的机制激活了高中校之间的干劲儿。分层过细,底部学校容易躺平。不过,即便生源划片入学,学校校内是分层教学,或许里头存有鲶鱼效应。
刘启辉,青岛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出版畅销书《学习好其实并不难》《其实你不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