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道德经说什么》 66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R十行采集:

1.其安易持:“安”,稳定,局面稳定的时候,容易掌控。

2.其未兆易谋:“未兆”,没有征兆的时候,苗头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容易去谋划。

3.其脆易泮:“泮”(pàn),散,解。脆的时候一打就打散了。

4.其微易散:很微小的时候,很容易把它解散。一件事情,人数很少的时候,处理起来很容易。众怒难犯,一大群人轰起来、闹起来的时候,事情解决起来就困难。

5.为之于未有:在事情没有出现的时候,没有开始的时候,要有预见性,就要有作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6.治之于未乱:还没有出现乱象的时候,就把它治理了、解决了。有些事情量的积累是向不好的方面发展的,所以要提前把这个问题给处理掉。

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合抱之木,它是一点一点长起来的。

8.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国文化中,三六九都代表着高、多。那么高的高台也是一层一层土积累起来的。

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这么远的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做起。

10.我们做大事情都要从容易的事情、小的事情,一步一步积累才能达到这种质的变化,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一行精华: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感受,启发,行动:

当一种事物数量很少,体积很小的时候,内在能量是微小的,这个时候施加作用,事半功倍。这个体现了事物易和弱的一面。

但是老子的道家哲学是相反相成的,在这个具体案例上就体现为量变成质变。再微小的能量,随着数量的慢慢累积,就可以达成让人难以想象的成果: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肯定不能忽视这些微小的事物。

另一方面,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则体现出领导者重视微小事物的决心,和体察细微的敏锐度,这些也是领导者必需的重要技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