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夏令营,我们作为妈妈最大的感受就是孩子被动接受,反正也不表达自己的需求,给就接受,对于自己想要的也不知道如何去争取。反而再来看其他的一些孩子,什么东西都会落到她们身上,究其原因就是她们很清晰的表达自己的需求,作为老师或者是组长来说,提出需求基本上都会满足。
我们一行过来的有一个男孩子K,四个女孩子T,M,X,L;到结营的时候会有相应的节目展示。T,M和L呢,则是参与了唱歌,另外有个项目是排剧,这四个女孩子都没有参加,其中X什么都没有参与,特别羡慕。L参加唱歌也想去参加排剧,老师给出的理由是她参加了唱歌,其实另外有个女孩F既参加唱歌又参加了排剧。
朋友还跟我讲了一个故事:她的午托机构过生日;每个孩子其实都想要自己的图案嘛,女孩M心里也有,但是没有提出,结果等到快到M的前一个她想要的蓝莓蛋糕没有了,眼泪刷一下就出来了。朋友就这个事情跟M单独聊了很久,显然从这次夏令营的事情来看并没有太多的效果。这个时候我想起了,大话西游里面唐僧对孙悟空说的那句经典的台词: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
但是女孩L在这次夏令营中就学会了主动。前面我们提到她有参与唱歌,刚开始只给了她一句歌词,女孩F很得瑟的说我有两句歌词,你只有一句。女孩L就去找自己的组长软磨硬泡,组长给了她两句歌词。接着L又反过来跟F嘚瑟了一下,F也去找她的组长,就获得了三句歌词。L想你可以,我也可以。结果是L也获得了三句歌词。虽然是这么小的一件事情,但是主动与被动的区别显示的很清晰。
从性格的角度来分析,有的孩子就是天生的生活在聚光灯下面,很容易获得老师的注意和提出自己的需求。有的孩子就是比较不容易表达自己的需求,想着反正都是会给我,但是其实当给的东西不是她们需要的,她其实也是不开心的。对于怯于表达自己需求的孩子,从家庭教育来说,我们应该给予更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有安全感,不怕去表达自己的需求,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于自己而言,要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敢表达的背后到底害怕的是什么,从而做一个刻意练习,这个练习可以自行设定100天,每天一个主题,找人表达自己的需求,经过这个练习之后会有一定程度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