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风涌云动,起了一股“药神”之风,众家点墨,满屏点赞,甚有推至神坛之巅之势。遂吾来一探究竟。执一小笔杆子,不敢在各路大师前班门弄斧,只予舒舒胸中之意,表表吾之浅表感悟。
整个观影过程中,一直有三个字浮现我心
一一致良知!!!
情到深处,又被三个字深深震撼一一活下去!!!
整个看完以后,静默时,又有三个字深深的拷问一一我是谁!!!
这让我想到曾经和一个朋友的交流中所受的启发,当你不是“你的故事”时,你是谁?!
整个电影的过程,男主的身份在不断的转换。转换的如此的自然。甚至似乎是无意识中就过渡来了。
你看待自己是什么呢?
当你连自己都看自己是一个渣渣,那么你所行出来的便是一个渣渣。你并不认可自己,所以你需要索取他人对你的认可,以维护内在所剩无几的尊严。甚至不惜暴力强制去获取这份认可尊重。但越是如此,其实越是失去,谁会喜欢对其造成伤害的人呢?于是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男主的前身)
直到什么时候打破这个循环呢?
直到自我认识的改变一一良知之光的闪现。
一,致良知
良知之光的第一个闪现,恻隐之心,口罩男,一层一层的摘下口罩,走的时候又一层一层的戴上,轻言一句,“我在等着这个药治病呢。。。”
(旁白:或许我可以帮助他?!)
良知之光的第二个闪现在一口一口喂养老父亲的举动中,孝心在动。因为一次意外,父亲需要巨额动手术(再贵也希望能够挽救父亲),这一切触发他走上了卖"假药"之路,注意哦,他的起心动念和另一个卖假药的张长林完全不同。同样是卖假药,然而他们的内在起点不同。一个是良知的触发,一个是贪婪的触发。慢慢的,我们会看到他们后面的结局也完全不同,内在体验,人生维度也完全不同。
即他们走上这条路的动力完全不同。
这里我们扯一点题外话。我们常常说的起点很重要,“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并不是指你要让你的孩子们,去上各种培训班,而是要注重一一我们内在的起点!!!所以你有没有把握好内在的起点?这个起点不同,那么我们外在的显化将会完全不同。
如何看出男主是出于良知,我们可以看到男主角在一开始的时候,明显是拒绝老吕的。良知知道不得触犯法律底线。父亲躺卧在床他没有弃,房租催租他没有逃,即便没有钱,他也愿意满足他人的愿望一一儿子的球鞋。这一切都是他内在的良知的展现。
也正因良知的牵引,所以才会在中间退出,重新做起正当事业。所以法不是在于外在的法律,你的良知即是你内在的法,它自会约束你。
那到最后,他为什么又重新走上这条似乎不正当的路?当内在良知与外在法律似乎冲突时,你选择哪个?!
情节也是在这里跌宕起伏,老吕自杀,黄毛因此壮烈牺牲。五人团解散。这里有许多良知之光的闪现。老吕自杀前的微笑,黄某的纳言仗义,一起打张长林时,五人的齐心合力。大妈对警察的那一番话。以及所有白血病人与警察的不合作。
当内在良知与外在冲突时,
我们可以看到电影已经给出了答案,
那就是一一致良知!!!
良知既具备法律的功用,同时又超越法律。因为它有血有肉,有情有泪。这就是生命的力量!
我们就可以看到原来我们的内心,是如此的完备,又是如此的灵活宽博。所以道不远人,道即在汝心。不用人教你,其实就已经知道孰是孰非。能教的只是外在的礼仪规则。而良知,不是靠教的,它本来就在,你醒过来便是。
你说张长林这个角色坏嘛,也不坏,他也认为是在为他自己的梦想做事,他的梦想就是赚更多的钱,哪怕不择手段!因此他的良知被钱蒙住了,在而未醒。就像被有色眼镜带住一样,即便睁着眼,你也无法看清这真实的世界的面貌。
换言之,良知也有可能被,财色名利地位等等的身外之物所蒙蔽。一旦蒙着,这个世界对于他来说只是那一个颜色。(这里并不是贬义身外之物,而是说你要认清你的自身和身之外,它们的区分。因为很多人是把身外之物等同于自身。把非生命的东西如你的车子房子票子当做你的自身,一旦它们受损失,你就觉得你受损了。还有把其他有生命的人当作自身,比如把自己的孩子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把老公当作自己的所有物。正是因为分不清己身和外物,而导致诸多痛苦)
如果有一天他醒过来,摘掉有色眼镜,看见生命的真相,那么就有可能得到和男主一样的满足,那一份内在的喜悦,是你用外在再多的钱也换不回来的!
二,活下去
电影的泪点很多。
我主要是在三个点眼泪夺眶而出。
第一个是大妈对警察说话时,她的真实打动我。
第二个是黄毛被车撞时,他的壮烈牺牲打动我。
第三个是所有白血病人夹路相送男主时,他们由内而外散发的喜悦,感恩,满足感动我。。。
在最后男主角坐着警车,缓缓的往警局驶行,路两旁站着所有他曾救助的对象。他们纷纷摘下厚厚的口罩,致以最诚挚的敬意,温暖的微笑着,并没有其他夸张的方式道别,只是如树一样挺拔地站着,真诚的看着你,由内而外散发着生命的力量一一快乐,感恩,幸福,满足。。。那一刻,男主角的人生,在这一点达到了巅峰。这个当下他满足了,圆满了!
我看到我眼泪背后是被这些生命的力量深深的震撼。“活下去”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希望,代表着对美好生命的无限向往,对无限可能的追求。
其实活下去并不一定是指肉体活下去。因为肉体,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活多久,终究要离去。为这一个终究要结束要离去的身体,而伤心而痛苦,希望它能够再延迟一点,延迟一点后终究衰亡,又有何意义呢?我想意义或许在于它存在的过程中创造了多少可能性。。。
活下去,即你的精神层面的东西继续的延伸。而精神当然也是与肉体不能分裂的。如果没有肉体,那么你精神的存在,在我们目前这个世界是不能被“看到”的。身体的延伸,是为了你这个生命的延伸。而“生命”它有更深更广的意思。。。
死意味着什么?
生又意味着什么呢?
它们两者的关系是什么?
我想到一个词一一向死而生。
因为死并不是死,生并不只是生。
一个是老吕在自杀前对妻子的微笑。一个是男主向监狱而去,两处都是看似死亡却都是新生命的开始。
吕受益,是怀着对生命的爱而去的。他的离去是为了妻子和孩子的生命更好的延续下去。为了他这个身体的延续,已经花了太多的钱了,再继续下去,只会危及妻子和孩子的生命延续。所以他做出了这样的举动。他的笑饱含了他所有的爱意。虽是死却是为了更好的“生”。
还有他的“桔子”,贯穿始终,从电影开头到他生命终了幕碑前的桔子,我们可以看到他正如这桔子一般,象征着积极向上的阳光般精神。即便身体离去,然而他以另一种形式陪伴在大家身边。
再者看男主,最后的结局。虽然男主的外在是穿着囚犯的衣服,坐着警车,铐着手铐走向“死亡之地”(我们对于“监狱”两个字往往有贬义词,认为它是很黑暗的地方,而黑暗往往带给我们是死亡的气息),然而他的内在是在走向“新生之地”一一他收获了以前一直汲汲所求的尊重,人生价值感,幸福满足等等在这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我是谁
电影里,男主从来没有说出这句话,我是谁或我不是谁。我以为他站上法庭申诉的时候会说,我不是药神,来个点睛之笔。
但,没有。
一个被推至神级的人,却没有一点光芒。
他只是很平白的说着,他只是做着他自己认为本该做的事。他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他甘愿承担。在他承担的那一刻,我看到,其实,他已经在用他的言行印证了电影的标题。
一个能承担自己所言所行。能说自己所做,能做到自己所说的人,在我心目中就是一位神级别的人。我觉得他不愧为一位“药神”。一位卖药的神,一位除他人痛苦即便自己也在痛苦中的“神”。
整部电影完成了人性到神性的转换。然而又丝毫没有所谓神的光芒。反而都是踏入底层的泥土芬芳。从头至后,男主的人性展露无遗,正是这份人性如此之真实,所以才会得到一致好评。令我们感动的不是电影,而是我们共同的那部分一一良知。我对良知的解释是善良的感知。我们之所以感动,是我们感知了我们共同的那部分,同频共振便触发感动。
我想起曾经对于天使的另一个角度的解释。其实天使,并不都是戴着光环,赤着身体,拍着翅膀到处乱飞。那天使是什么样的呢?
天使是全身布满伤痕却依然对他人报之以阳光般微笑的人。。。
从今天这部电影中,或许又明白了一点一一天使在人间,良知觉醒,你我皆神。
然,当我们来到神坛之上时或许是容易的。我要度尽苍生,我要拯救世界,,,难的是还能退下来,承认我不是神。能认清真实的自己是谁。ta不是你自己的所造物。不是你所造的神,亦不是他人所期待的“神”。你始终清楚你是谁,回归本心。
曾经在有个村庄,他们碰面时互相的问候语是,“今天你善良了吗?”走的时候又互相致以,“愿你保持善良的心。”
这样的问候语真好。只要有这颗善良的心在,那么无论你走了多远,它终会带你回来。无论你受了多大的伤害,它终会为你痊愈。这颗善良的心如赤子一般仁厚,如大地一般厚重。我们都知道厚德载物。如此善良之心里面载着无尽宝藏。那些财富,快乐,满足,幸福,都只是它的赠送品而已。所以智慧的您是选择赠送品呢还是选择这颗宝藏之心呢……?
电影结束了,徐峥也回到家里了,他不再是“药神”。你呢,你的电影结束了吗?
你在外头所扮演的“老板”电影,你在家里所扮演的“受害者”电影或者暴力者电影。或者一些短暂幸福快乐的微电影……当你卸下你的电影帷幕时,你是否看到了真实的你自己,是谁?
当你不是你的故事时,你是谁呢?
这里包括你所谓成功的故事,以及不成功的故事。荣耀的故事以及不荣耀的故事。开心的故事以及不开心的故事。正面的故事以及负面的故事。如果这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打一个包。当你不是这一个包的时候,你是谁?
……
(期待您的留言,一步在这里恭候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