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新的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中提出要着力提升课程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和指导性。结合本人当下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明显的反映出本人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反问一: 我的课堂是否能够体现出思想性?
思想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思想,二是学科思想,在深入分析自己过往教学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课程中并没有体现出政治思想、在科学思想上的渗透也少之又少。其实,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和物理学的发展史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完全可以利用物理学的发展史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方法教育,这还需要我在物理课程的设计上下更多的功夫。
反问二: 我的物理课堂是否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
纵观近一年以来的个人课堂,从个人角度出发,为了提高一节课的学习效率、内容容量,很多时候都已经不用PPT了。已然忽视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改革,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教育教学不能违背社会的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应该更多的去探索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打造更加高效的课堂,在摸索中不断的提升自我综合能力。
反问三:我的课堂是否具有系统性和指导性?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能够清晰的感觉到自己总是会出现碎片化的教学,不能站在系统的高度上开展系统下的教育教学活动,这反映出两个问题,其一,个人业务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其二,在系统性教育教学中缺乏创新能力。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学习也是碎片化的,难以完成知识结构的建构与对应填充。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更多的呈现给学生的是结果的强化,而不是方法的体验,说白了落脚点落在了考试,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社会生活和未来的终身发展。
所以从问题入手,在课程中逐渐提升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和指导性,在实践中反思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