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惑?阅读多少本书都记不住。发现读书百遍,还依旧是他认识你,你却不记得他?
前几期我们分享过快速的阅读方法,今天介绍深入阅读的有效读书法。
当拿起一本经过筛选的书,分为粗读和精读两种方式阅读,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有效资讯。
经研究发现,大脑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只通过阅读的方式,我们最多只能记住5%,那么如何才能记住90%以上呢?
步骤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这是一句流传至今的谚语。俗话说,流传的都是精华。的确,通过做笔记的方式记录读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记忆途径。
当我们记笔记或者是摘抄的时候,相当于把看到的金句或者语录重新在大脑里刻画了一遍,相当于又一次的输出。记忆可以提高到20%左右。
步骤二、自己学会问问题
读完一本书,我们经常会被别人问到:这本书说了什么?然而我们并不能立刻答上来。那是因为人的大脑信息输入和信息提取是两个模块,信息提取难度要大于信息输入。所以当你能够将读过的信息提取出来时候,也就证明你掌握了这门知识。
可以在读完书之后对自己提问这样几个问题:
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我收获了哪些新的知识点?
我改变了哪些旧有的知识点?
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有哪些知识点我可以使用起来?
如果你都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几个问题,那说明你对吃透这本书也距离不远了。
步骤三、学会输出
这里的输出方式不仅仅是记笔记了。有人说,现在没有演讲的舞台,因为到处都是演讲的舞台。这话作何理解呢?如果你读完一本书,能够抓到一个十岁的孩子,和他说一下书里阐述的观点,倘若这个孩子听懂了,那你也基本就掌握80%了。
除了用语言描述的方式来转述,也可以通过自己写文章或者思考的方式来记录输出。这是大脑整理碎片信息的过程。在写文章或者思考记录中,你能更快找到自己的卡点在哪里,通过卡点找到书中知识进行补充,就可以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
步骤四、迁移书中的知识点
什么叫迁移呢?阅读的作用是扩大我们的知识面,拓展我们的眼界。当我们学会书中某个知识点,并能够说出来,说明我们掌握得很好了。但如果仅仅是说出来还不能掌握到90%,只有将知识点运用起来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这就是知识迁移。
例如我在分享的技巧,也同样是我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总结提炼的方法,将我的方法记录整理下来之后就会变成我自己的方法论。这就是迁移知识点运用的阶段了。
当你已经学会了应用时,掌握90%书中的内容基本就可以实现了。传说的“吃书”方法,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你还有其他可以分享的技巧吗?欢迎大家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