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华馥比仙”的道姑,她的情爱给了谁?


金陵十二钗中的妙玉天资不错,“文墨也极通,模样儿又极好”,应了判词中的“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按说,美丽多才、高傲孤冷的冰霜美人,如果只是在蒹葭苍苍的水一方,或者是幽居在花开花落的山谷,都是很有魅力的存在,毕竟伊人属于神秘的远方。

可是,这个冷美人却京都的侔尼院来到大观园,又从栊翠庵里款款走出,本来有距离的女神撩起了众人窥视的欲望,在聚光灯下,她的一言一行都被夸张了看待。

且看《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贾母等吃过茶,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忙接了进去。至院中,只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的越发好看。”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他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奉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接来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只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

在贾母等人喝茶之际,妙玉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入了自己的小卧室。这个动作很有亲近感,用动作眼神直接传达出“跟我来”的意思。妙玉对宝黛的亲近中,可能有同是客居之人的身份认同感,也有可能是对优秀女孩的欣赏之意,总之,她视她们两个为知己,把自己五年前收集的梅花雪水煮就的梯己茶捧出,用珍藏的古玩茶具盛就,和两位姑娘分享。

宝玉跟了进来,妙玉将前番自己素日吃茶的那支绿玉斗拿来斟与宝玉。这个绿玉斗价值几何尚在其次,关键在于这绿玉斗是妙玉自己素日用的。试想一下,我们会把自己平日用的茶杯给谁倒茶用呢?这是妙玉的一份真心,她送给了宝玉。或许在她心里,宝玉是离得很近的知己。

我们无从得知黛玉或者宝钗此时此刻分别是什么心情。以黛玉的七巧玲珑心,她能无感吗?以宝姐姐的聪慧,一定也是洞若观火。此时,她们都看见了妙玉那点微妙的情愫。更何况,妙玉特意正色对宝玉说:“你这遭吃的茶,是托他两个的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这话是否有点欲盖弥彰的味道呢?

宝玉是个聪明人,他一定也微微洞察到了自己得到了与众不同的礼遇。他带着笑,把严肃的对话变成朋友间的调侃:

“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人便是了。”

“自然如此,你那里和他(刘姥姥)说话授受去,越发连你也脏了。只交与我就是了。”“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幺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

宝玉这话并非认真,一个多情的公子哥,夹在三个美丽女子中间,既要守着对黛玉的那颗心,又不可冷落了妙玉的这颗心,他只能用开玩笑的方式来化解相处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维护妙玉的清高,不让少女那点情愫碎到地上。

这是宝玉的体贴,妙玉却未必心领。

她把自己端着,端到令人生厌的程度,她居然同意了宝玉洗地的建议,并且打水的小厮不能进门,只让把水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刘姥姥如果知道自己走后,别人要用水洗一遍地,心里该多难受啊。

仔细来看这份微妙的感情,在妙玉心中,宝玉是很近的温暖;而在宝玉心中,妙玉是很遥远的存在。男女之间的感情,往往是谁动心,谁拘谨。

在招待贾母时,妙玉又是接,又是笑,又是让,完全是大家闺秀的风范。而面对宝玉时,却清高得令人厌烦。若非心中对那个人在意,怎会如此装着端着拘谨着?

妙玉步步为营,处处强调和宝玉的距离,却因为用力过猛,她的一言一行开始给人生硬的感觉,这和一开始迎接贾母的那个言笑晏晏的女子完全判若两人。接下来,她在拘谨中把黛玉也给得罪了。

黛玉只是轻轻问了句,“这也是旧年的雨水么?”

妙玉冷笑道:

“你这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若“世外仙姝”黛玉是个大俗人,整部《红楼梦》里还有谁不俗?当然,这话也可以辩证地看成是对黛玉的表扬,“我觉得只有你懂呢”,言明对黛玉是高看了一等的。只是,妙玉的这句话针对的可不只是黛玉一个,因为妙玉刚刚给贾母们毕恭毕敬地端了一杯旧年雨水煮的茶,现在自己又口口声声说隔年的雨水如何吃得,难道刚才对贾母的恭敬都是在演戏?

像妙玉这样的讲话人,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把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往往是话题终结者。因为她不是就事论事地和你交流,而是直接对你整个人下了定论。就好像一个学生问老师这道题怎么做?老师冷笑着来了一句:你怎么这么笨啊,连这道题都不会做?这种居高临下轻薄讥笑的姿态很让人无语。

果真,妙玉说完这通话,黛玉“知她天性怪癖,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佛门净地,不便多争,伶牙俐齿的黛玉没有说什么,却不代表心里没想法。可是,黛玉怎么不喊着宝玉一起走出来呢?

或许,这便是黛玉的灵透善良之处。妙玉纵然把自己放在极高的位置上,她和宝玉还是有着隔山隔海的距离,不像黛玉能够日日时时和宝玉相处。黛玉知道宝玉的心在自己这儿,她想留给那个自视甚高实则很凄苦的女孩子一个单独的空间,让妙玉和宝玉多一刻金子般难得的光阴,这是对一份美好朦胧情感的尊重。

后来去栊翠庵要红梅那一回,大家可能觉得妙玉不好说话,于是都派宝玉去问妙玉要,当李纨要人跟着宝玉的时候,黛玉忙拦说:“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这还是黛玉的因懂得而共情。



如果您想免费开通会员,加入优质读书会,请点:活动|春风读书会VIP会员

首开月度会员福利:点下面蓝色链接成为春风旗下会员

https://www.jianshu.com/mobile/club?ref=79bb6d1c

自主开通后我会接到通知,主动打赏返还200贝。如果贝不够,简信我,赠您180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01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796评论 3 38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4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3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94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14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82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2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6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78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32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33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6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2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5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38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