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昭生于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其父班彪、兄长班固都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自幼受家庭环境熏陶的她,对经史子集有着深厚的了解和热爱。《汉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按纪传体编排的断代史,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开始,直到王莽篡位结束的整个西汉时期的历史。《汉书》由她的父亲班彪开始编撰,后来她的兄长班固继续完成大部分内容。而在班固去世时,《汉书》尚未完全定稿,这部伟大的著作面临中断的危机。公元93年,汉和帝听闻班昭才学出众,决定召她入宫继续编写《汉书》,班昭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挑战。
续写《汉书》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涉及众多历史事件和人物,需要严谨的考证和细致的整理来保证内容的真实可靠。进入皇宫后班昭被安排在东观藏书阁工作,这里环境清幽,班昭每日早起晚睡专心于《汉书》的编纂。东观藏书阁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包括各类史书、经典和其他相关书籍,班昭在这里可以方便地查阅到所需的历史资料,她还参考当时的官方档案、私人记录等收集必要的补充材料。班昭也仔细校对班彪和班固留下的手稿和笔记,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班昭续写《汉书》,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完成八表。《汉书》中的“表”是对历史人物的系统性列表,用于梳理复杂的人物关系及其在历史事件中的作用。八表包括《异姓诸侯王表》、《诸侯王表》、《王子侯表》等,这些表格主要是关于西汉时期贵族封爵的记录,班昭负责整理补充并完善了这部分内容。
2.编写《天文志》。《天文志》记载了古代天文学的相关知识,包括星象变化及其与人间事物的关联等内容。班昭启用了精通天文的马续作为助手,通过观星台的观测实践,对照分析历代历法,并对观星和历法数据进行准确计算,耗时三年写作了这篇西汉天文历法文章。
3.校对与修订。除了新增的内容外,班昭还对已经完成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校对和必要的修订。这包括纠正文本中的错误、填补缺失的内容,以及调整叙述以确保全书的一致性、完整性、连贯性和准确性,提高了整部作品的质量。
4.教育与推广。《汉书》内容丰富且复杂,初时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班昭便在宫廷中担任教师的角色,教授皇后和其他宫中女性经史知识。这反映了她的学识和社会地位,也为她的编书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多的人开始了解这部伟大的历史著作,这促进了它的传播与流传。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汉书》终于在公元105年左右全部完成。这部史书不仅记载了西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也展现了班昭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纪传体断代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班昭自己也打破了学术的性别限制,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