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三天的绘本讲师训练营启发和刷新了我对阅读的认知。不着急喔,听我说一下背景。
我是一位90后二宝妈,平时一边经营早餐店一边带2个孩子。不管多忙,每天都会在睡前抽出至少30分钟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
有一次跟闺女一起阅读知名推广人方素珍老师的《花婆婆》,内心是非常震撼的。“花婆婆”在自己年幼的时候听了爷爷的建议——让世界变得更美。在无意之中发现了鲁冰花,于是将鲁冰花的种子放在口袋里,开始在乡村的路边、教堂后面撒种子……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有种子的地方盛开了五颜六色的鲁冰花。
阅读,也是一种播种子的行为。在孩子幼小的时候,用发自内心的、温暖生动的语言,和婴儿期及幼儿期的孩子交谈,才是最重要的。而绘本就成为了彼此之间沟通的桥梁。
跟女儿亲子阅读已经践行了1500多天,共读了600+本绘本,反复阅读了100+本。在共度的这几年中,我遇到2种情况,一是孩子厌倦听我讲故事,二是不知道如何选绘本,带着这2个问题,我在线上寻求答案,但还是不够专业,于是在网络上搜索,看到了阿渡老师的微微童书吧,不假思索地报名了绘本讲师训练营,开启系统全面的绘本认知之路。
二
在三天的绘本讲师训练营,有2个收获:
001 故事要怎么讲孩子才爱听?
资深图书编辑董莹雪老师给我们科普了绘本讲读的声音表达技巧。
董老师将三本不一样主题的绘本的阅读给我们听,并让我们找出其中的讲读细节。
以前我只知道,绘本由妈妈或者爸爸直接看着绘本上的文字只字不差地朗读给孩子听就行了,听完董老师的课之后,我了解到原来具有表现力的绘本是从三个方面入手,分别是有趣、有料、有惊喜。
比如绘本《不会吱吱叫的小老鼠》,这本绘本从小老鼠的“叛逆”,再到遇到猫,用狗的声音把猫吓跑,整个故事除了有趣有料之外,还让人获得惊喜,这样的绘本孩子能不爱吗?
那我们应该怎么讲绘本呢?董老师说:“带着一颗喜欢绘本、喜欢孩子的态度去讲绘本。”
我的理解是——带着一颗喜悦的心去朗读绘本。有了这般心境,再将绘本的感动传递给孩子,孩子自然而然地爱上阅读。
那么,身为绘本讲师,我们应该怎么样给孩子们讲故事呢?
这需要具备5个方面的条件:
1)讲故事时的音调和停顿以及语气需要拿捏恰当;
2)讲故事中的角色情感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3)必不可少的声音刻意练习;
4)适当的表情和肢体语言;
5)发扬不脸精神,持之以恒的练习!
有句烂大街的话,叫做坚持就是胜利。唯有坚持,我们才能成为更优秀的绘本讲师。
002 读完绘本后与孩子的互动
讲完绘本就可以了?听完高级绘本讲师番茄老师的课,我都觉得三年的绘本亲子阅读都白讲了!
原来,讲完绘本之后,可以跟孩子一起互动游戏、DIY绘本、自由创作等等。
番茄老师趣味的讲课方式,让我们每个人都聚精会神地听课。特别是讲到《好饿的小蛇》时,我们全员动起来,一起学小蛇来扭腰。整个课堂的氛围激情四射。也大大增加了对绘本阅读的信心。
三
台湾作家林美琴说:阅读力不只是识字的能力,更需要发展理解与应用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需要引导的。
这次绘本讲师训练营让我深受启发——如果你在绘本阅读,内心安定时,你要做好这3件小事:
1、初心
每位父母的阅读初心都不一样:有些父母是为了让孩子养成从小阅读的习惯;有些父母是为了让孩子认识更多字;有些父母是为了促进亲子关系等等。但不管是否出自什么目的,都不能忘了亲子阅读的初心。
2、耐心
没有人天生就有耐心。这需要靠平时的积累和锻炼。跟孩子绘本亲子阅读,并不是今天给孩子讲了,明天就不用讲。也不是讲完一本绘本之后就扔给孩子自己看。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方式,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成为没有耐心的人。所以,耐心地给孩子讲好每一个故事,让孩子心情愉悦地听完每个故事。
3、恒心
恒心,即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给孩子阅读,除了让孩子从小培养阅读的习惯之外,也在培养他做一件事的恒心和耐心。
柳田邦男说:人的一生有三次读图画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做了父母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人生过半,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每一次阅读都能从图画书中读出许多可以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义。
这次的绘本讲师训练结营让我重新觉察自我,也重新认知了绘本的奇妙。让我在未来,更加自信从容的选绘本、讲绘本!
谢谢微微童书吧,让热爱绘本的人聚在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