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穴位图以更加清晰且直观的方式标注了各个主要穴位,我们全面展示了头部穴位图、胸部穴位图、背部穴位图、手臂手部穴位图以及腿部和脚底的穴位分布。每个穴位的功能都通过细致的图解进行了说明,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各部位穴位的具体作用。
一、风府穴的命名
「风」指风邪,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府」是聚集、汇聚之处,二者相合,风府穴即为「风邪聚集之所的调控枢纽」。
此穴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素问》,属督脉重要腧穴,位于人体后颈部,后发际正中直上 1 寸(约食指第一指节宽度)处,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
因其地处风邪侵袭人体的要道,又能调治风邪相关病症,故被称为抵御外风、平息内风的 "关卡",在祛风通络、醒脑开窍方面独具功效。
二、风府穴的功效
1.疏风解表,清热利咽
对风寒 / 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项强、鼻塞流涕、咽喉肿痛,以及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等问题有调理作用;
还可改善风热上扰所致的目赤肿痛、头晕目眩。
2.息风止痉,安神定志
常用于辅助调理惊风抽搐、癫痫发作、中风失语、帕金森氏症震颤等内风病症;
对焦虑烦躁、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神志问题也有一定安神效果。
3.通络止痛,舒缓颈项
是缓解颈肩综合征、落枕、颈椎劳损引发的颈项僵硬疼痛、活动受限的常用穴位;
配合其他穴位还可改善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头面部疼痛。
⚠️ 重要提示:
中风急性期、严重意识障碍或颈项部皮肤有感染、破溃者,需先就医诊治,穴位调理仅作辅助手段。
三、风府穴的取穴
精准定位法
正坐低头,找到后发际正中发际线(低头时颈部最明显的横行皱褶);
从发际线中点向上量 1 寸(将食指伸直,以第一节指节长度为 1 寸),触摸到两筋(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
轻按有明显酸胀感,低头时凹陷会更明显,部分人按压时会有向头顶或肩部放射的麻胀感。
⚠️ 关键细节:
测量时以自身手指为基准(同身寸),避免用直尺硬量;
若后发际不清晰,可先找到枕骨粗隆(后脑勺最突出的骨性标志),直下 2 寸即为风府穴位置;
操作前先放松颈部肌肉,避免紧张导致取穴偏差。
四、风府穴的操作指南
1️⃣指压按摩(日常保健)
✅ 操作步骤:
双手拇指或食指并拢,指尖垂直按压风府穴,力度由轻到重,以耐受为度;
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揉动 10-15 次,再持续按压 5-10 秒,重复 3-5 组;
每日早晚各 1 次,适合缓解轻微头痛、颈僵,或作为晨起醒脑、睡前安神的 routine。
💡 增效技巧:按压时配合缓慢深呼吸,吸气时轻按,呼气时放松,可增强气血流通。
2️⃣ 艾灸温通(祛寒止痛)
适用场景:风寒袭颈导致的项背冷痛、感冒初起恶寒无汗,或阳虚体质长期畏冷者。
艾条悬灸:距离穴位 3-5cm,以局部温热不灼烫为度,每次 10-15 分钟,至皮肤微微泛红;
隔姜灸:切 0.3cm 厚姜片,扎小孔后放穴位上,置艾炷点燃,每次 3-5 壮(一炷燃尽为一壮);
建议每周 3 次,配合大椎穴(后正中线上,第 7 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效果更佳。
⚠️ 注意:艾灸后 30 分钟内避免受凉,出汗者及时擦干,孕妇及阴虚火旺(易上火)人群慎用。
3️⃣ 刮痧通络(缓解颈僵)
✨ 操作要点:
选用牛角梳或玉石刮痧板,蘸取少量橄榄油或红花油;
从风府穴沿督脉向下刮至大椎穴,再向两侧分刮至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力度均匀;
每次刮拭 5-8 分钟,以局部出现淡红色痧斑为度,每周 1-2 次,适合长期低头族、电脑工作者。
💬 体验反馈:多数人刮拭后即刻感觉颈部轻松,连续操作 3 次以上,肩颈僵硬感可明显减轻。
五、风府穴的注意事项
❗ 必看禁忌:
孕妇严禁操作:强刺激可能引发颈部神经兴奋,增加流产风险;
禁止深刺或暴力按压:此处深部为延髓,盲目深刺(超过 0.5 寸)可能损伤中枢神经,专业针灸需严格把控角度(头微前倾,向下颌方向斜刺 0.5-1 寸);
颈部急性损伤期暂停:如落枕 24 小时内、颈椎骨折 / 脱位等,需先就医;
血压不稳者轻刺激:高血压危象或低血压头晕时,避免长时间按压或强刺激;
操作后保暖避风:尤其艾灸 / 刮痧后,及时穿好高领衣物,防止风寒再次侵袭。
六、风府穴的搭配建议
✅ 感冒套餐:风府 + 大椎(清热解表)+ 风门(膀胱经,祛风散寒),适合风寒感冒初期鼻塞头痛;
✅ 颈肩疼痛组合:风府 + 天柱(后发际旁开 1.3 寸)+ 肩井(肩部最高点),缓解颈肩僵硬酸痛;
✅ 安神组合:风府 + 百会(头顶正中)+ 神门(腕横纹尺侧端),改善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
✅ 中风后遗症配伍:风府 + 曲池(肘横纹外侧)+ 足三里(外膝眼下 3 寸),辅助恢复言语不利、肢体麻木。
每日小贴士
现代人长期低头看手机、久坐办公,风府穴区域易受风寒、气血瘀滞,建议每天工作间隙做「3 分钟风府养护操」:
① 双手搓热后覆盖风府穴,热敷 10 秒;
② 用拇指环形按揉穴位 20 次;
③ 缓慢做低头 - 抬头 - 左右转头动作,各 5 次。
坚持 1 个月,可明显改善颈部僵硬,减少头痛发作频率,让头脑更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