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是很尴尬的一代,好不容易熬到了毕业,还需要去适应社会,刚适应社会想大干一场 实现梦想的时候 被催婚,结了婚又立刻被催娃,好不容易把娃带到能上幼儿园了,以为能松口气了,赶上国家放宽了二胎政策,身边的声音全都是再要一个吧,更要命的是自己也有这个想法,可要二胎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比如家里经济状况如何 家里老人身体怎么样,是否能帮你带娃,自己职业生涯会收到多大影响等等,如果以上的因素都没问题,那么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孩子的关系如何去平衡。
家里有两个小孩的父母,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孩子笑时你身处天堂 孩子闹时就是地狱。
我家有两个小孩,大宝五岁二宝两岁。手心手背都是肉,本来想的是,即使有了二宝,大宝也绝对不会受委屈,但现实情况跟预想的天差地别。尤其当出现两个小孩为了一些东西争抢时,那个时刻对我来说,就是两个国家的争斗,而我要去平息这场国际战争。
当时要二胎也是想给大宝找个伴,让他们未来可以互相依靠。
为了避免大宝出现抗拒,在二宝还没有出生时,就做了准备,一是给她构建一个“美好未来”。告诉她,要帮爸爸妈妈一起看宝宝,大宝可是大宝宝,要成为一个可以打怪兽保护弟弟的姐姐。
二是提前让她适应跟着奶奶生活,奶奶会时不时陪大宝玩耍,晚上让大宝跟她睡。一直以来,不管怎样大宝晚上都是跟着我的。但当她跟着奶奶时,我心里竟然是满满的失落感。不知道是不是从那时起,我心里也渐渐起了变化。而那个时候的她 还满怀期待这个小生命的出生
后来,二宝出生了,当从医院带二宝回家,大宝看到全家人围着小宝宝身边,她变得不开心。那个时候她感冒了,家人叮嘱她要离小宝宝远点,可她竟然故意对着小弟弟咳嗽。可想而知,她那时的想法是弟弟是她的敌人,夺去了父母的关爱,还有原本属于她的所有东西。而二宝真的因此被传染发烧,才出生几天就频繁进出医院。后果是因为这个事,奶奶竟然第一次打了她。以前从没有任何人打过她,这时的我保护不了她,可二宝这么小就这样受罪,心里天枰也开始倾斜,不免会有些迁怒大宝。再加上奶水不足,二宝不能踏实睡觉,导致我身体素质直线下降,根本顾不上大宝。把心一横,干脆把大宝交给她奶奶带。只是在奶奶有事情时,偶尔带她一两天。这就导致大宝更不喜欢二宝的存在。
大宝有次跟着我睡时,因为我必须先把二宝哄睡才能陪大宝,她在我背后竟然偷偷哭了,黑夜里,她眼睛里闪着光,含着眼泪对我说:“妈妈,你能抱抱我吗?”这才多大的孩子,这又是多么敏感的一颗心,我也哭了,对她说:“对不起,对不起啊宝宝,妈妈一直爱你,你和弟弟都是妈妈的孩子,妈妈都爱。”
直到这时我才意识到,由于她大部分时间跟着奶奶,我重心也在不经意间偏移。平时对她关心实在太少了。她想要拥抱时,我只应付一下,不能长时间陪着她。她不听话时,我只认为她在调皮,干脆不理她。她欺负弟弟,家人都会叫她让着弟弟,就因为弟弟比她小…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为如何平衡两个孩子的关系和爱这个问题焦虑不已。现在二胎已经存在,这不是店铺货物,能有退换货的地方。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问题
两个宝宝注定会有所偏爱,不是父母刻意,因为每个孩子性格脾气都是不一样的,父母在不同时期也会对孩子产生不同关注
那么 到底怎样做才能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
平衡两个小孩关系的关键因素,其实就在父母身上。
父母的爱是能照进孩子心里的光,只有用心陪伴,他们才能健康成长。
我开始告诉大宝,你和弟弟一样重要,前段时间顾不上你 是因为弟弟实在太小 除了哭什么都不会,不得不那样对待弟弟,随着弟弟长大,一切都会慢慢像原来一样,以后她平时想跟着谁都可以,尊重她的选择,让她知道,妈妈爱她奶奶爱她,全家人都爱她。不会因为弟弟的存在而减少对她的爱。
具体表现在:再忙再累 爸爸或者妈妈,每天至少高质量陪伴十分钟,比如可以给大宝讲个故事,或者一起做个手工游戏之类。每天睡前问她一天的经历,有什么开心的事值得分享,午餐在学校吃了什么好吃的,学了什么新东西了等等,如果累了什么都不想说,就抱着她 拉着她的手,她的脸上也全是幸福。
再就是邀请她一起照顾二宝,二宝还不到一岁时,就会喊姐姐。那个时候妈妈都不怎么会喊,姐姐,这个不能很好发音的两个字却喊得响亮。渐渐地,大宝也不怎么讨厌二宝,能带着弟弟一起玩。本来女孩子也细心,不用提醒,她自己就一会给弟弟倒杯水,一会一起分享糖果,这不得不夸奖大宝这样的姐姐太贴心。
孩子们在一天天长大,我们父母能陪伴在身边的时间其实很短,不要等孩子长大,远走高飞时,再想起小时候应该多抱抱他,多陪陪他。
不要等我们老了,我们和孩子位置互换:
孩子,不要玩手机了,和爸爸妈妈说说话,
不行啊,我还得工作呢,等我忙完了就来陪你。
孩子,过年了,你什么时候回来,
今年先不回去了,给您打过钱去了,别不舍得花。
孩子,你再看看妈妈,你能抱抱妈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