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丽:为人父母的从早到晚之选衣权力,交给谁

微案例

  早上,老公给5岁的女儿萱宝穿衣服。萱宝要穿elsa公主裙,老公想给她穿新买的裤子。老公想了说辞劝说,萱宝都不愿意接受,僵持不下,就开始哼唧哼唧。

  老公很生气,说:“还伺候不了你了。”萱宝看到这个情景,干脆哭起来。

  如果是在过去,李妈妈(李雪)会很生气地指责老公的语气和态度,今天却改变了方法:她先做了一个手势,然后对萱宝说:“宝贝很想穿elsa裙子,妈妈也很喜欢。只不过今天上学,需要穿裤子。爸爸手边一共有三条裤子,你来决定最幸运的裤裤宝宝吧。”萱宝的哭得小声了点。

  李妈妈将萱宝抱在怀里,摸着她的背,说:“妈妈爱你。”两分钟后,她平静下来,很快就选好了裤子。

  李妈妈一边给萱宝换裤子,一边说:“爸爸买的这条裤子真不错,裤型修身,布料柔软,颜色也是和家里的不重样,既耐脏又吸汗,最适合户外运动时穿。”

  感觉到老公的怒气值有所下降,李妈妈又说:“幼儿园开运动会时,爸爸跟你一起参加了很多比赛,为了赢得比赛,爸爸还摔了一跤,膝盖到现在还没好呢,好心疼爸爸呀。爸爸真的很爱你。妈妈爱你,爸爸爱你,奶奶爱你,弟弟爱你。新的一年,我们要开心快乐哦。”

  萱宝笑了,心情好了很多。

  几分钟后,老公主动抱着萱宝说:“爸爸爱你,刚才爸爸发脾气说了些凶人的话,你要立刻忘掉,原谅爸爸。”

朱教练思路讲解

  生气时,孩子就像皮球,拍打得越用力,弹得越远,因此不仅要给孩子时间,还要温柔地抚摸,让孩子尽快消气。孩子获得好的感觉,才能做得更好,让孩子自己选择衣服,也可以减少很多矛盾。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也有自己的喜好,通常会选自己喜欢的衣服。儿童的服装款式各异,颜色也不相同,为了提高孩子穿衣的积极性,就要让他们自己选择。家长不要按照自己的喜好来给孩子穿衣,不要用“为你好”为借口来为孩子做决定。

摘自朱艳丽老师家庭教育书籍《24小时高效陪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