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家里大扫除,在书房无意间发现老公的一篇稿子,写猕猴的。感觉写得不错,发在这里让更多的了解我的家乡一一宜丰,了解宜丰的官山。
官山偶遇猕猴
陈 琳
2004年3月15至21日,我国著名鸟类专家、中科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郑光美教授、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我国知名雉类专家丁平教授一行8人,对官山保护区珍稀雉科鸟类资源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科学考察。
在这次科学考察中,我十分荣幸地跟随郑院士、丁教授等专家学者到官山的山棚、大西坑、芭蕉窝、李家屋场、大沙坪等地,协助专家学者找到在雉类栖息地中活动的白颈长尾雉、白鹇等雉科鸟类。
在考察中遇到许多与动物有关的趣事,现就其中一件用笔写下来。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与一位同事走进大西坑一片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一靠近小水沟的山坡下部,钻进一个专门为方便观察雉类而用杂木、毛竹枝叶等物搭建的隐蔽棚。忙拿出手机看时间,呵呵,才下午14点50分。要观察到白鹇,就耐心地等吧!因为白鹇通常要到16点以后进水沟中去喝水。
16点10分,我的头顶一阵“嘁嘁嚓嚓”似鸟翅膀触动枝叶的急响,只见一只公白鹇(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雉科鸟类)迅速穿越一棵高九米左右的南酸枣树冠。一眨眼的工夫就钻进我身后的山谷底部的沟里不见了。根据以往在山林中观察鸟类的经验,我知道,正常情况下,白鹇平时在森林中都是悠闲而舒缓地飞行,只有遇到某种危险时才会急速地飞翔,所以,有更精彩的在后头呢。
于是,我摒住呼吸,仔细观察起周围的动静来。大约16点13分,一公一母两只白鹇从我对面那条山脊中部米槠鹅尔枥混交林中飞来,速度很快,边飞边发出“叽——”、“叽——”的尖利刺耳声音。
转眼间就到了我右前方那片枫香钩栲林,极快地穿过枫香钩栲林的林冠,不等我看清它们的尊容,立马消失得无影无踪。视野中尽是正乱颤的被白鹇撞击过的枝叶,仿佛在向观者诉说着刚发生过的精彩故事。 嗯,白鹇受到惊吓时才会发出“叽——”这样的尖利叫声。这么看来,有好看的画面出现了。先别动,耐心观察。想到这,我迅速扫视了一下四周,最终眼睛盯着对面那条山脊——钢才几只白鹇起飞的地方。16点15分,对面山脊中传来一阵大石头滚下山时撞击石头和树干等发出的“咚咚”巨响,紧接着传来一阵小石头滚下山时发出的一系列的“哗啦哗啦”声响。
奇!对面山上有大野兽在活动,而且极有可能是野猪在玩石头。因为官山如今没有老虎,滚得动大石头并且会去玩大石头的动物不多,大一点的动物无非就是野猪、云豹。可是没听说过云豹玩滚石头的事,想一想还是野猪玩石头的可能性大一些。很多人都亲眼见过野猪用尖嘴拱挖地里的东西呢。 呵呵,这野猪也太贪玩了。居然玩起滚石头下山的游戏来了。不等我继续想下去,对面山脊上又传来一阵比刚才滚石更响的石头撞击物体的声音。同时几声似豹吼的雄浑而低沉的动物叫声响起,呈波浪状在高低起伏的树冠上传递,惊得我全身汗毛都竖起来了。
是怕豹子会咬我吗?那倒不是。官山自然生态环境好,野生资源丰富,豹子有足够的食物吃,不会吃人的,除非人去惹恼它们,它们才会来攻击人。
那么,我因何吃惊呢?主要是因为我没有和豹子面对面打交道的经验,不知在与豹子近距离相遇时如何同它们沟通。也许有人会觉得这很好笑,可我认为人类不应妄自尊大,要学会对大自然感恩和敬畏,从而与动物和谐共处。想着想着,16点17分到了,猛一抬头,我发现对面山脊上动物玩石头的场所,一棵30多米高的枫香树顶有一只大猕猴。哇!猕猴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呢,啊哈,还有,该棵枫香树的四周林子中有约20只猕猴在跳来跳去,哦,到这时我明白了,原来是一群猕猴在玩石头。
这是我参加工作20年头一回遇见的稀罕事啊。在枫香树顶的老猕猴躯体很大且体格健壮,红光满面,毛色棕黄,一对大眼睛不停地转动着。每隔7秒钟左右扭一下脖子,我认定它就是猴王。因为曾听猎人说过,群猴玩闹时,猴王必定担任警戒任务。此情景让我想起官山老工人师傅们说的关于猕猴群在一起常玩的一些趣事。如,它们常玩“倒挂金钩”、“空中飞越”等惊险而又优美的动作,常打“猴拳”,一会儿“猛虎扑食”,一会儿“群燕归巢”。好啊,我就瞪大眼睛仔细看吧,看看猕猴们在耍什么动作。谁知观察了很久,除了瞧见几只猕猴隐隐约约晃动的身影外,看不到猴子的半个精彩动作。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依然是只听到大大小小的石头滚落山时发出的各种声响。偶尔有一二只猕猴模糊的身影在视野中转瞬即逝。16点21分,猴王一声长长的尖利的嘶叫后,从枫香树顶向山脊上升的方向猛地跳去。紧接着,这个猴群的所有成员一齐往山脊最高处那个方向冲去,森林像刮起了风暴,林子中许多树摇叶落,呼呼作响,也就连续眨二三下眼的工夫,整个森林一片平静,猴群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猴群玩耍时间如此之短,难道是发现了附近有人,还是……? 可惜没有好的摄影设备,没能将它们活动的情形拍摄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