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是“活”的吗》教学反思

本课是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第5课。本课将引领学生去概括前面4课的学习收获,结合自己种养植物过程中的发现,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有生命的,是本单元的核心目标。

一年级多数同学在我一次又一次督促的情况下种植了蒜苗,每次上课同学们都说了说自己蒜苗的变化,今天这节课我要求学生把蒜苗带到课堂,一起分享交流,我也在家长群提前通知提醒了,所以大部分同学都将蒜苗带来了。

小朋友拿着大蒜合照

本课将引领学习概括前4课的学习收获,结合自己种养植物过程中的发现,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有生命的,这是本单元的核心目标。依据一年级学生认知和心理特点,在设计本课活动时,我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情景,以学生熟悉的小动物入手,引发学生质疑、对比。然后再引到回顾自己种植物时观察到的变化,同学们通过一月多时间对蒜苗的观察,能说出蒜苗长高了,长叶子了等生长变化;通过回答为种养的植物做了什么,知道了蒜苗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等生存条件;通过思考塑料花是“活”的吗?更强化了植物是“活”的这个概念,应该跟学生点明植物是有生命的,所以是“活”的,把“生命”这个科学词汇告诉学生。最后再拓展到应该爱护植物,知道生命的可贵。

本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一年级的学生表达能力较弱,只能零散粗浅的表达一些自己的观察认识。就导致在分享过程中下面的同学不愿意听,开始讲话,纪律一度很差。

2、由于时间关系,只请了几个同学上台分享,剩下的都是让他们小组内分享,导致有些同学很失落,觉得自己辛苦种植的成果没有机会展示。

3、让他们把大蒜带来之后,整个教室都弥漫着一股味道,而且在教室里不好放置,为其他课老师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以上问题,希望老师们能够帮忙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