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学生
刘芳琦站在上海HJ国际学校的大门前,心脏砰砰直跳。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将是她未来两年的栖身之所,也是她人生的新起点。作为一个自小在印尼长大,父亲是印尼华侨,母亲是台湾人的外籍生,她既期待又忐忑。
第一天的迎新会就让芳琦感受到了文化的冲击。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们操着不同的口音,讨论着她从未听说过的话题。
她的室友杜珩总是谈论英国的贵族生活,艾莎则对日本流行文化如数家珍,而马琳则以她的国际背景自豪。芳琦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局外人,默默地站在角落里。
课堂上,芳琦更感到不适应。
英语老师彼得鼓励学生们畅所欲言,讨论诸如民主、人权等话题。历史老师徐丽则经常讲述改开时期的故事。这些都是芳琦在印尼从未接触过的。她想融入讨论,却总是找不到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最让芳琦困扰的是音乐课。
当老师要求她唱一首印尼语歌曲时,她尴尬地发现自己竟然一首都不会,因为她在印尼读的也是讲普通话的中学,她的印尼文并不好。这个经历让她开始质疑自己的身份认同:她到底是印尼人,还是中国人?还是说,她哪里都不属于?
晚上,芳琦给父母打电话,想寻求一些安慰和建议。然而,她很快就意识到,父母对她所面临的困境一无所知。他们只关心她的成绩,询问她是否适应了新学校的食宿。芳琦失望地发现,她的父母对国内情况的理解停留在十几年前,根本无法理解她所经历的文化冲突。
随着时间的推移,芳琦开始注意到学校里那些受欢迎的学生。吴思汉是台生会的会长,总是被簇拥着;马冀作为高干子弟,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自信;而法国来的亨利则以其贵族气质吸引了许多女生的目光。芳琦看着这些耀眼的同学,心中既羡慕又嫉妒。
有一天,芳琦无意中听到了一些关于这些「明星学生」的八卦。她突发奇想,开始添油加醋地编造更多细节,然后小心翼翼地在同学间传播。令她惊讶的是,这些虚构的故事很快就在学校里传开了。同学们开始对她投来好奇的目光,有人甚至主动来找她聊天,想知道更多内幕。
芳琦渐渐尝到了被关注的滋味。她开始精心设计自己的穿着,模仿那些受欢迎同学的举止。她编造的故事越来越大胆,也越来越引人入胜。很快,她就成为了学校里的「消息灵通人士」,许多人都愿意和她交朋友,希望能第一时间得到最新的八卦。
然而,随着谎言越积越多,芳琦开始感到不安。她害怕自己的谎言有一天会被揭穿,更害怕失去好不容易获得的关注和友谊。每天晚上,她都会躺在床上,回想自己编造的那些故事,担心哪里会露出破绽。
在一次学生会选举中,芳琦的谎言终于到达了临界点。她编造了一个关于候选人的劲爆故事,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当事人愤怒地否认,并要求芳琦公开道歉。面对众人质疑的目光,芳琦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恐惧。
就在这时,一直默默关注她的班主任找到了她,带她去跟学校的心理老师谈谈。心理老师并没有责备芳琦,而是耐心地听她倾诉。芳琦终于卸下了伪装,哭着说出了自己的困惑和不安。
心理老师帮助芳琦理清了思路。芳琦意识到编造谎言的行为,其实是源于对自我认同的迷失和对归属感的渴望。他鼓励芳琦勇敢面对自己的文化背景,接纳自己的独特之处,而不是一味地模仿他人。
在咨询师的帮助下,芳琦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她找上伤害过的同学,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真诚地道歉。虽然失去了一些「朋友」,但她却赢得了真正朋友的尊重。
经过这次经历,芳琦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她开始珍惜自己的文化背景,主动学习印尼语,也更加热衷于了解其他文化。她不再羡慕那些「明星学生」,而是专注于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能。
最后一年的学习生活中,芳琦成长为一个自信、真实的女孩。她学会了欣赏多元文化的美,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当她再次站在校门口时,她不再是那个忐忑不安的转学生,而是一个准备好拥抱世界的年轻人。
(以上故事人物皆为化名,故事内容经过改写)
二、健康的人际关系是互补的
我想和大家分享《芳琦》的故事,在于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许多留学生可能面临的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跨文化适应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启示。
芳琦是一位在海外长大的高中生,当她进入上海的一所国际学校。从她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留学生在文化适应、身份认同和人际交往方面所面临的诸多困境。
首先,让我们谈谈文化适应。
芳琦初到学校时,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她感到格格不入。这种文化冲击是很多留学生都会经历的。他们突然置身于一个全新的环境,周围的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这种情况往往会引发焦虑和不安。
其次是身份认同问题。
当芳琦发现自己不会唱印尼语歌时,她开始质疑自己的身份。这种身份认同的危机在跨文化背景的青少年中非常普遍。他们常常感到夹在不同文化之间,不知道自己究竟属于哪里。
最后,我们来看看人际交往方面的困境。
这里我想引入「人际互补理论」来分析芳琦的情况。根据这个理论,健康的人际关系应该是「互补的」。然而,芳琦的行为却呈现出一种「反互补」的模式。
起初,芳琦表现得顺从,试图融入群体。这符合人际圆形复合结构中的「顺从」行为。然而,当她感到这种方式无法获得认同时,她转而采取了一种「支配」的策略——编造关于同学的八卦。
这种行为虽然短期内吸引了注意,但实际上违背了互补原则。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友谊和认同,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同学们对她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这进一步加剧了她的孤立感。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屡见不鲜,有些人对他人表示顺从,压抑自己的自我意志,刻意讨好。有些人总想支配人际关系,通过自我膨胀或道德绑架。
两条路径在一定程度上使自己避免被看清,这是出于「担心自己被看清,别人会不喜欢自己」的投射。其结果表面上巩固了关系,实际上却会让关系失去发展的空间,并且会让自己压力重重。
换言之,反互补的行动往往来自于一个人的人际焦虑。
结语:帮孩子稳固自我
芳琦的案例告诉我们,留学生的适应过程是复杂的。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意识到,孩子在国外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一个全面成长的过程。他们可能会面临文化冲击、身份认同危机和人际关系挑战。
因此,我建议家长们:
1. 与孩子保持密切沟通,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
2. 帮助孩子了解和欣赏自己的文化背景,同时鼓励他们开放地接纳新文化。
3. 鼓励孩子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以健康、真诚的方式与同学互动。
4. 如果发现孩子有适应困难,及时寻求学校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5. 培养孩子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这将成为他们未来的宝贵财富。
每个孩子的留学经历都是独特的。作为家长,我们的角色是给予支持和理解,帮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健康成长,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作者:高浩容。哲学博士,台湾哲学咨商学会监事。著有《小脑袋装的大哲学》、《写给孩子的哲学思维启蒙书》等著作。公众号:"容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