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6 大同 星期日 小雨(31℃/18℃)
(简书日更330天/总日更1021天)
生活中蕴含着方方面面的知识,尽管并不深奥,但是不了解的情况下,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而教育能缩小彼此之间的信息差,改变人们的认知,提升整体的国民素质,是非常实用的政策。
除非我们能够完全消除收入差距,否则公共供应方的干预就是必要的,这种干预可以使教育变得更廉价,使我们更容易实现这一社会目标: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一次机会。
现金转移计划能够让父母重视子女的教育,但是并不能改变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支配权,还是可能会发生让子女辍学打工的情况,因为这个计划必须有公共机构或政府执行,以确保强制性。
富人拥有足够的资源,能够给子女以好的教育,贫穷的父母却很难满足这个条件,所以向我们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是为了给予每个孩子应有的受教育的权利。
但是政策只能提供基础性和普遍性的教育,在教育的基础上,还是需要父母去付出额外的投资,才能让子女不落于人后,因而并不能改变自己的阶层,只能提升整个社会的认知水平。
当旧有的贫穷被消灭,就会有新的贫穷出现,想要改变自己的阶级,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还是需要多努力,多读书。
那些喜欢阅读的人会轻松阅读报纸和公告栏,从而得知他们何时会从一项政府计划中受益。
自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减少信息差,同时也是基础教育的意义,就像科普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人们了解世界的常识,教育也在不断让人们把一些理论变成常识。
就像国外的人认为中国人的算数比较厉害,但其实是因为在小学时就学过的九九乘法表和大九九乘法表,在多年的学习和频繁的使用中,已经成为习惯和本能。
教育能够让人们获取到更多的信息,有更多的知识,也能提升学习和理解能力,因而有更多的选择。
教育所特有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对于教育成果的具体期望会歪曲家长们的需求。这种期望包括公立及私立学校的价值、孩子们的成就,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浪费。
任何东西都有利有弊,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相差的不只是师资力量和管理氛围,我们也应该辩证地去看待两者之间的差异。
这两种学校无论是哪个,都会因为不同地方的薪资水平,以及人才环境,有所差异,我们不能拿北上广深的公立和三四线小县城的私立相比,即使在同一地方,不同公立/私立学校都会有差异。
公立学校并不是都差,在我看来,公立学校因为有国家扶持,在吸引人才方面,更加有优势,同时老师们没那么功利性,能够更加关注学生们的品德教育。
私立学校也并不都是好的,从小学开始就读于私立学校,对于私立学校感受颇深,很有发言权。
私立学校良莠不齐,有些学校不关注教师是否有资格证,更不会关注教师们的师德,再加上过于追究绩效,管理十分严格,很容易就会加大学生的厌学情绪。
私立学校在接受学生时,没有那么严格,交钱就可以入学。很多学生在家里不服管教,或者家长没有时间管教,就会被送到私立学校,甚至还有一些因打架等原因,被其他学校开除的问题学生。
在私立学校时,沾染了很多不良的习惯,例如在小学时就能接触到小说,游戏机,手机,虽然现在不吸烟,但是在小学时和同学学过吸烟,打架,翻墙,欺负同学,以及收保护费等更是常有的事情。
在公立学校,因为会经常性回家,也能见到父母,老师和父母的联系也比较频繁,所以有很多问题都能提前发现,都会在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下及时改正,而在私立学校,因为住校很难与父母交流,容易自卑和孤僻。
通过亲身经历,认为在孩子初中之前,没有形成独立的三观之前,需要父母的陪伴和言传身教,这时就需要上家附近的公立学校,每天回家,父母能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进度,也能进行很好的照顾。
当进入初高中,学习繁忙,需要良好的睡眠,就可以送到远一点的私立学校住宿,因为管理严格,也能有更好的学习氛围,再加上三观已经建立,不容易沾染不良习惯。
事无绝对,公立和私立更有优劣,只有在合适的时候,选对合适的方式,才能事倍功半,让孩子有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