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博览群书(不必谦虚了),很早就有个计划,退休之后,写点东西。我在2013年出版了一本80万字的专著,从此没再写公开发表的东西。当然,平时写的东西还是很多,比如学习笔记、总做总结、实施方案、督导反馈诸如此类的东西,无聊而又琐碎,无趣又令人生厌。
我希望写点我喜欢的。
我很高兴,5月17日我终于在头条上发了第一篇文章。一个念头或想法或计划,如果只是停留在脑子里,永远只是一个想法。只有行动起来---把它写出来,形成白纸黑字---才是成长的第一步,有了1.0版,完善改进,才会有2.0版、3.0版……。
我喜欢写什么呢?
仔细想了一下,我想围绕两条主线写作:
1、人的心理、认知、情感如何形成的?怎么做一个更好的人?
2、地域或集体心理文化是如何形成的?此地的现实为什么是这样?彼地的现实为什么会那样呢?
一个人,一个个体,为什么是这样?一个地域或集体为什么是那样?地域中或集体由一个一个的人聚集而成,个体汇集而成集体,个体-集体如何互动?
我作为一个精神科的执业医生,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坚信者。其他专业的医生,心内科、呼吸内科、肝胆外科……,根本和进化论搭不上边,虽然并不是是没关系。但精神医学专业的医生,如果不了解或者不崇信进化论,只能做一个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医生,也就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精神科医生。
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Engel.G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的文章,批评了生物医学模式即现代医学模式的局限性,他指出:生物医学模式过于教条,不能解释并解决所有的医学问题。因此,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个模式要求医生在诊治疾病的时候,不仅仅考虑生物学因素,还要考虑到社会的、心理的因素,对病患提供更全面的照顾。
科学的发展,造就了现代医学。疫苗、麻醉、青霉素、阿司匹林、胰岛素……,展现了现代医学进步的阶梯。人类文明5000年,人们真正的健康寿命的延长只有200年的历史。人类寿命的延长是基于1798年爱德华·詹纳“种牛痘”以及1928年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开始的。这一轮的科学进步,帮助人类消灭了人类寿命的最大敌人—传染病、寄生虫病。科学的进展,又让人们能够吃饱喝足,无营养缺乏之忧。基于科学,人才获得更长!
也就是说,从十八世纪的人类生命健康的改善,取决于科学的进步和发现而造就的现代医学---生物医学,针对病菌,我们不再需要魔咒、祈祷、放血等等,也不再需要信念、信心,需要的是尽快的注射青霉素或口服阿司匹林。
1928年发现了青霉素,1941年2月在伦敦轰炸中受伤的警察阿尔伯特·亚历山大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接受青霉素治疗的人,虽然最终没有救过来。1942 年 3 月 14 日,康涅狄格州的医生为一位名叫安妮-米勒的妇女注射了这种抗生素,她因链球菌败血症而病入膏肓。她完全康复,成为第一位用青霉素治愈的病人。
从1941年青霉素的第一次使用,到1942年青霉素第一次成功治愈病人,再到1972年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仅仅30年,而生物医学模式之前的经验医学模式持续了几千年。
这个转变是不是太快了?
对精神医学专业来讲,是太快了。
对抑郁症的治疗来说,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百忧解—1987年才刚刚上市。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15年后,我们精神医学界才有了百忧解。
对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来说,几千年来我们充斥着太多的心理的、社会的解释,并因此而衍生出无数的经验的治疗手段。这些治疗的手段往往对病人造成的损害超过疾病本身。各种各样的物理隔离、歧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稀奇古怪的心理疗法都是基于过往几千年的社会的、心理的经验而发展出来的。
检验一个治疗手段是否有效的标准是:治疗转归。简单地说就是,病还了吗?当然好还是不好,必须依据循证学的证据来判断。
但抑郁症、焦虑症的治疗转归改善了吗?抑郁症的治疗转归从什么时候才真正改善的?
到目前为止,2024年,我们还是过度关注抑郁症的社会的、心理的因素,而过度的看轻或忽视或不信任生物学因素。客观的原因,我们的大脑太复杂了,脑科学的进展还缺乏突破。但无论如何,对精神医学来说,我们要更关注疾病的生物学!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或者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必须学习《进化心理学》、《生物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知其所以然!必须了解人的意识,人的心理、人的精神、人的认知……,从何而来。仅凭想象甚至是胡思乱想而得来的经验的诊疗方法该坚决的淘汰了!
区域或集体社会的演变,和个体的演变是同步的,互相交织的。区域或集体社会的演变,对我们了解作为一个人的个体的心理、情绪、精神的理解缺一不可!所以,精神科医生一定要阅读以下人类的演化、进化,甚至是生命的演化和进化!还是为了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