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并不是小说,他自己说这是类似“回想录”的东西。读时,仿佛可以看到他每天一步一步奔跑着的身影。
村上春树已经是知名小说家,这本关于跑步的回想,真实而生动,读起来很励志。很少有人能这样清醒理智,了解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对决定了的事,认真的执行下去。村上春树每天不间断的写作,为了拥有足以支持不停写作的身体,他每天花一小时持续的跑步,就是这么一种执着的坚持,他一面倾心写作,一面倾力奔跑过四分之一个世纪。
大学一毕业,村上春村开了一家类似于爵士俱乐部的店,每天从清晨开始干活,直到深夜,那时他一心考虑如何生存下去,如何将脸探出水面。在29岁时店铺收支终于趋向平衡,还清债务有日可待,经营开始走上正轨。有一天他忽然下了决心:写小说!那时,他并没有野心当小说家,只是一心一意想写一篇小说。第二年春天,他得了新人奖,就是那部《且听风吟》。之后的三年里他边经营店铺边写作,每天半夜店里工作结束以后写作,黎明时分就寝,辛苦难熬。
他想:“年轻的时候姑且不论,人生之中总有一个先后顺序,也就是如何安排时间和能量。到一定的年龄之前,如果不在心中制订好这样的规划,人生就会失去焦点,变得张弛失当。”生活注定要有取舍,决定了就要认真去做,一次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33岁的村上春树经过深思熟虑,关店歇业,离城索居,全力以赴写小说。晚上十点之前就寝,清晨五点起床,开始长跑,舍弃抽烟。
“十个客人当中只要有一个回头客,这店就能够维持下去。哪怕有九个人觉得不中意,也没太大关系。然而,须上那‘一个人’确确实实地、百分之百的中意。”这是村上春树从开店的亲身体验中学到的,他也以这样的心态写作小说,逐渐赢得了属于自己的那“十分之一”热心的读者。
村上春树是那种不运动就会发胖的体质,而他太太动不管吃多少不运动也不会变胖。“一些人不努力便得不到的东西,有些人却无须努力便唾手可得。”正因为村上春树有所节制,留意饮食,每天剧烈运动,身体愈来愈健康强壮,老化也减缓。而不锻炼也不变胖的体质,年龄增长体力也日渐衰退,肌肉松弛,骨质变弱。以长远的眼光观之,什么才是公平,自会明白。
关于跑步,村上春树回想了很多,为何选择,如何坚持,跑步途中的风景,音乐,遇见的人,变幻的心情,身体的感受。他跑过了马拉松,又跑进铁人三项,不为什么名次,只是单纯为了写作一直跑着。“生存的质量并非成绩、数字、名次之类固定的东西,而是含于行为之中的流动性的东西。”真实,清醒自制,面对时间的流逝,年轻跑者的超越,他也无懊恼之情,“她们自有其步调,自有其时间性。我则有着我的步调,我的时间性。”
树上春树冷静的自醒,讲述着自己亲身坚持跑步的经历,激励人心。“同样是十年,与其稀里糊涂地活过,目的明确、生气勃勃地活当然令人远为满意。跑步无疑大有魅力:在个人的局限中,可以让自己有效地燃烧——哪怕是一丁点儿,这便是跑步一事的本质,也是活着(在我来说还有写作)一事的隐喻。”
坚持了常人能做到却没有做到的事,就是一种成功。放下书,暗自思量。自己生活的规划和焦点在哪里。除了生活必须的洗漱、三餐、睡眠……有什么事情是自己想做却没能坚持、变为习惯、被加入自己每天生活的循环。稀里糊涂还是生气勃勃,皆在自己的选择了。
所有的薄发,都在厚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