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过雪后的第二天,天气明显转冷,外面的风真正转为冬天的模式。
能在风中吹一吹也是久违的一种新鲜感。
看完“岛屿读书”完整的第二期,一派夏景,浪花礁石、海南的分界洲岛,它仿佛就是,至少目前我到达不了的一个远方。
我很喜欢大海
本来交通公具的便利,几千公里也不是个事,上午还在家里吃早饭,下午也可以就到了另外一座城市,只要通畅安全。
但现在,今非昔比,多少人的远方被切断,至少我,现在我能走出小区的门就是我的远方,我的脚步再也不能或者无法去丈量更远的路。
我们都居于一隅,困在地理位置的某个小点,原来那些习以为常的生活,回头再想变得奢侈和珍贵,一场场疫情改变了太多。
第一期的“我在岛屿读书” 的节目视频,点开即被吸引,它是我喜欢的内容,对书和阅读的引领,也是当下这有些难过和焦虑时期的一个避风港,循入另一个世界,添补乐趣。
当然,它有些广告的片段,不多,目的还是让你多买书,不过对于爱书人岂不更好,有作家帮你去解一些困惑无感,时不时扯出些意趣的小故事,能让你能会心一笑。
在京东买书我以前并不习惯,只是因为想买苏方老师的《暴雨下在病房里》偏巧不顺利,所以才上京东,刚好看到有活动,正版书5折价格,干脆多买了几本,三百多元折后付一百五十多元,还体验了一把送货上门。
那是今年的五月,现l在想想真幸福。
第二期加盟来了程永新老师,我现补看信息,知道了他是《收获》杂志的主编,也是位作家。(百度百科说他是中国编辑家,这个称谓我倒是才听说,难不成是说他是编辑里的最高级别?)
一期时,美丽的岛上风光和古朴的书屋,里面的陈设和旅行播主房琪就让人耳目一新,用浪漫的气质和朴素的容貌迎接着朋友的到来。
如约而至的三位作家苏童、余华和西川,如老朋友的聚会,轻松自然,还不忘调侃一下对方。他们从书名中走出来,走下偶像神坛,极具生活化,瞬间变得平易近人和博学生动。
没有想到苏童老师能很轻松地直言表达,善于讲谈,一点不像我想象中的严肃。 当他说自己年轻时全程背着史铁生出行,我感觉到他的善良。而写出人间苦难集一身小人物《活着》的余华老师,更露出一种可爱和幽默。西川老师则是一位明显做学问饱读诗书的学者,诗人,当他们俩个侃谈时,他不多言,有时更多地徘徊在书架边冥思着进入自己的世界。
在分界书屋,看他们聊读书、聊读书的感受,分享读书心得,妙语连珠,随口一说就是真知灼见、趣味心得。
看下来,总会有共呜、发现,特有的记忆被打开。
“岛屿书屋” 用浪漫的气质和朴素的容貌,迎接所有人。
说起读书和阅读
每位作家都有自己想说的
你立马能见风格
余华是个话痨,先说与一本书是需要相遇和时间的,没有相遇的这种缘份,你就看不进去,或者看了也不懂,哪怕别人说这本书再好。
他直言,真正发现鲁迅是在他35岁,过去的那个鲁迅就是伟大的存在,但他没感觉。直到95年,有个契机需要读读鲁迅。就上街买了一本鲁迅短篇小说集,打开第一篇 《狂人日记》上来一句,读着就把他吓了一跳,写的太好,太有感觉了。
他还喜欢看《老人与海》
他说: 我们在阅读的旅程里出现,这是我的想法,也是我的感受的共鸣时,我们不再孤独、不再忧郁,温暖引面而来了。
所有人,请坐下来,休息一会儿,请阅读一会儿,带一本自己读过的书,去岛屿书屋,去读一个没有读过的故事,然后留下自己的书,带走一个别人的故事。
和老朋友再相聚,去那个岛上分享这些年来阅读的经验和体会。
苏童 : 阅读引领人的内心生活,哺育人的精神世界,让你了解他人,也让你探索自我。(这是全景式的概括,很大气。)
这岛上的日出日落,潮来潮去,传递的是自然界的消息,我们的书屋,是一片不一样的风景,传递的是人间消息。
我被岛屿读书召唤而来。让读者和观众,遇见真正的我。
西川: 阅读是我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我肯定是被阅读塑造了,除了此世界,我有另外的世界。
海岛带给我海浪、咸味儿、海平线,辽阔感、孤绝感和空无感,在海边每一块石头都是大地的尽头。
也许在我跟书屋走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一些有意味的东西,我相信它一定是有诗意的。
虽然还没有读过西川的书,但可以看出他饱读诗书,深谙中国古典文化,诗人气质周身浓厚,自我思考的敏感性更多。
2022-11 风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