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愿长夜无梦,在所有夜晚安眠。晚安,愿路途遥远,都有人陪伴身边。”两句话加上宫商阙徵羽的奏调,爵士鼓的背景烘托,和声的附和,电吉他的弦响就协奏成一首绕而不绝的歌谣。摄动魂魄,撩起沉积的道晚安情景,透过时空,飘回到听这首歌印象最深的瞬间。
音乐,真是个着实不错的玩意。古代的阳春白雪;近代的梁祝曲调;基督信徒之唱诗班,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音乐加持在周围。它们或喜,或嗔,抑或哀。也会一首歌糅结多个情绪于其中,它就像是我们情绪的具现化,然后这情绪又化作了情绪助长燃料,让你哭的时候可以哭的更碎心,要你笑得时候也能笑失眼眶。
如你所见或不所见,我是很喜欢音乐的。据史料考证(我妈说过)当我还在娘胎里面,就天天听当时的韩宝仪,龙飘飘等为一派系的酒廊情歌,什么《酒醉的探戈》,《粉红色的回忆》,《风中有朵云作的雨》;尤其是杨钰莹的《轻轻的告诉你》,就算听了很多很多次,仍然不会像对待现在的歌曲一样,听了个把几个月就丢入了冷宫。那时候的音乐有它自己的一番风味,但是听到却能够切入心中,究竟是真喜欢还是先入为主无从考究,就当是喜欢吧。音乐总是跟生活紧紧相关,不知道当时是不是处处都是酒廊,处处放着情歌。
父母辈那一代都是首批从乡下来到城市之中,是城市的最先建设者,个个都以打工仔自居,陈星的歌曲就红遍一片打工仔在的地方,最早就会唱的《流浪歌》,还有听起来非常悲壮的《前浪后浪》,其中最动情的歌曲就是“长江水啊,向东流,后浪推呀推前浪,你说你呀,多风流,他说他呀比你强。”每个时期总是会有音乐陪伴着它,就像音乐陪伴着我们一般。
磁卡带开始出流行金曲,一个四方的卡带开始记录中国风浓郁的《东风破》还有林俊杰的《江南》,那开头的悠扬回声弥漫心头,像是从遥远的远方贴着竹筒传输过来一样。CD,VCD还有DVD开始出现王力宏的《大城小爱》,《快乐崇拜》里,跳着动感舞步的潘玮柏和张韶涵,诱使着我们向快乐崇拜。买回来的碟片只有些许几首才能是自己的心声,所以开始花费10块钱去刻自己喜欢的音乐,一个碟片里刻20首左右的歌曲,《我可以》陪你去看胡歌的《月光》,摘朴树的《那些花儿》挂在《你的眼神》上,那时,一定要穿上许嵩的《情侣装》再看这《白马非马》的世界,《你的承诺》和《约定》都不曾忘记,要怪就怪当初《只对你有感觉》吧。当时的这些歌曲都不是单纯的脱离出来的,都是夹杂着那时候只有电视才能看到的各大偶像剧,例如《海派甜心》,《恶作剧之吻》,《公主小妹》,《天外飞仙》,《浪漫满屋》,《王子变青蛙》。跟着各种偶像情爱,更能投入到我们的记忆之中。
音乐已经越来越普及和容易创造了,即使是下厘巴人也能够弹奏出高山仰止的阳春白雪,剥离了过多的糖果面纱,最好的音乐即使在百万曝光度下也能像酒酿一样,越酿越是浓郁。用最优美的曲调搭配最真挚实感的词语,总是能够带给人最纯最真的情感。好好爱音乐。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音乐总是能够告诉我们些什么,用最温和的方式告知最强烈的意愿。
与我随风起舞于林间,映月嚷歌,可好?
简书打卡Day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