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濠兜”现在在水乡己经见不到了,因为原来的塌塘、浜斗、濠兜己经在水利防洪和田园化整理时,被慢慢改造掉了。
原来在我们水乡,塌塘、浜斗、濠兜特别多,都跟河流漾荡相通的,这儿是淡水动物的栖息地,鱼啊虾啊非常多。我们这儿老百姓特喜欢去濠兜哪边“赶”鱼。
“赶濠兜”一般在夏秋期间,天气比较暖和的日子。“赶濠兜”时要人手多,才能收获大。人多时,我们会有十来个小伙伴,人少时,也有五六个好伙伴,我们一般会划一条小木船去。把家中能找到的捉鱼工具全部带上,如打河虾网、鱼叉、鱼兜、洗脚桶、水桶、脸盆、镰刀、竹篾帘、木桩、麻绳、扁担等等。
来到塌塘、浜斗、濠兜边 ,先在“C”字型的口子上,拦上一条小木船,再在出口处钉上几根木桩,拦上长长的竹帘,绷直后,再插入淤泥固定,最后用麻绳把竹帘捆在桩头上,还会在靠岸处用泥巴护紧,垒上厚厚的土坝,不留一点缝隙。
大家会人人动手,先把鱼儿逃亡的出口拦死。随后,我们就会脱下身上衣服,挂在桑树丫上,光着身子,落水“赶”捉鱼。
通常人人手里都拿了捉鱼工具,有的用扁担使劲掏水,有的用划楫、鱼兜搅水,把水底的淤泥掏起来,使劲搅动,把水掏浑浊,你来我往,左踢右搅,天翻地覆,把鱼“赶”得东逃西跳,我们才能浑水摸鱼。
如果水位浅,水浑浊了,鱼就会浮出水面,用嘴巴透气,我们就用双手抲,用鱼兜捞,或者用鱼叉刺。
假如水比较深,一时三刻水掏不浑,鱼不肯浮头。我们会用划楫、扁担等工具拍水,有时鱼会吓得跳上岸;或者用虾网打,用鱼兜捞,或直接徒手摸。
徒手摸鱼,很有趣,很刺激。有时鱼儿会撞在你的腿上,屁股上,手上,这时我们会说“有鱼,有鱼,鱼碰我了,我摸到过了”。大家会相互鼓励,往有鱼的方向涌来,形成包围圈,这时大家的手臂在水中挥动的频率会加快,就这样前堵后拥,缩小包围圈,直到有人摸到鱼了,抓到鱼了,才会慢慢分散开来。
如果出口水比较浅,濠兜面积又不很大,我们就会用镰刀挖土,用洗脚桶运土,人人动手垒土坝。泥坝筑成后,分头用水桶、脸盆、双手使劲泼水 ,等水半干了,再用网兜、打虾网“赶”鱼捉鱼。
如果濠兜特别大,时间还早,小伙伴又很多,我们会先来一场泼水大战。分成两组,互相挑战。“一二三”比谁游得最快,“三二一”比谁在水下耽的时间最长;喝一口水,比谁喷得最远,比谁喷得最高;双手扶着木桶,比谁游得最快;坐在洗脚桶里,比谁划得快等等。或者大家站在泥滩上,往水里跳,比谁跳得最远,往水下潜,比闷头游,比最游得最远等等。
假如大家玩累了,玩腻了。会爬上岸,在地面上找点吃的。像嫩蚕豆呀,嫩豌豆呀,老草根呀,挖个小番薯呀,弄个萝卜头呀;嫩蚕豆、嫩豌豆、老草根甜甜的,嫩番薯、萝卜头脆而甜,我们会抢着吃。如果地上找不到吃的,我们就会翻身回到水里,到菱滩中,摘嫩菱角咬;到荷塘里,挖嫩藕尝;在水草中,杨柳树根系下摸河虾,剥了皮,直接吞下,活虾仁甜甜的,特别润喉,特别好吃。
假如还没有玩够。我们会用双手互相泼水,你来我往,打水,踢水,击水;或者潜入水中,去拖对方的脚;或者把对手压在水下,让他驼着背着游;或者抓住对手的手发,骑在他的背上骑马游。你拖我拉,尽性戏水,花样百出,数不胜数。
如果天突然打雷,下暴雨了。我们会齐心合力,把小木船拉到泥滩上,倒扣过来,在靠水的一边用扁担或划楫撑着。在木船舱下躲雨,外面大雨倾盆,里面半滴雨也没有,十分舒服,一点不闷。大家在这个“躲雨棚”下,说说笑笑,做做游戏。就这样坐在船帮上,听雨声,闻雷轰,等雨过。
如果雨停了,我们大家会一起,再把倒扣的木船重新翻过来,扶正,把船儿拖下水。分头把带来的捉鱼工具,放入船舱。再把大家一起捉到的鱼,倒在平地上,一起按鱼的大小,平均分好,按人数分成数堆,按顺序排好。大家看看差不多了,再请一位小伙伴做“长短棒”。
接着,大一点儿的小哥哥,会随手在地滩边拉上几根草茎。他会背着大家,把草茎折成长短不一的小棒棒,捏在手心,然后转过身来,请大家拔“长短棒”。每人按棒棒的长短顺序,会分到今天“赶”到的“战利品”。如果今天“赶”到的鱼特多的话,功劳大的,鱼具多的,会多分点;年龄小的,贡献少的,会少分些。
回家之家,会在水里开开心心地洗个澡,擦个背,晒晒太阳,晾干身子,然后穿上衣服,再七手八脚地划着船回家去。
有时,有的小伙伴,不小心,把鱼篓倒翻,鱼逃走了,哇哇大哭了。我们都会伸出援手,你送一条,他送一条,让小伙伴开心起来,破涕为笑。
小时候,那种淳朴友善的气息,一直给我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只可惜,“我们再也回不到那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孩提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