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这本书的引言里,干老师写的题目是《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围绕着对好课的理解,干国祥老师作为新教育实验的研究员在文章里这样写道:标志着新教育实验开始转型的2006年北京研讨会对“构筑理想课堂”这个项目的介绍是: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人类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
或许,这就是新教育提出的构筑的“理想课堂”的模样。
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这样的“理想课堂”应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课堂氛围
站立在讲台上授课,你偶尔能体会情景交融师生合一的感觉,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最高级的课堂氛围了。这种课堂氛围应该叫做“人课合一”。
在这样的课堂里,老师不是老师,而是与孩子们一起成为“学习者”,在学习探索的路上共同“攀岩”。
新教育提出了构建“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平等、民主”,指的就是一种理想中的师生关系,没有“教师”的高高在上,没有“教师”的耳提面命,没有“教师”的师道尊严。教师在课堂上真正地蹲下身来,走进孩子的世界,走向与孩子的心灵对话,达到内心的一种“和谐、愉悦”。
我想到于永正老师在《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中曾经描述他的语文课堂。他说,作为教师,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喜欢他”。每个学生都渴望老师喜欢他。
美国托德威特克尔说:“不强求你喜欢每个学生,但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他们都没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
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件小事、一件小礼品。
学生喜爱的老师不一定是最美丽的,但一定是和蔼可亲的;学生喜爱的老师不一定是孩子王,但一定有着独特的魅力。
做出喜欢他的样子来!老师,您做到了吗?
在这样的课堂上,尊重是做人的原则;在这样的课堂上,微笑是永恒的名片;在这样的课堂上,掌声是有力的赞美;在这样的课堂上,信任与期待也是表达对学生关爱的一种方式。
也许从这样开始,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具备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
只有调整好心态,把握好尺度,推己及人,多换位思考,我们的课堂定会绽放别样的光彩。
二、知识与生活体验的结合
理想中的课堂,传授的不仅仅是那一点点知识和技能。而应该教给孩子带得走的方法和能力,以及受益终生的思维品质。
这样的课堂,知识是活的。知识的传授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而与孩子在生活中的体验进行融合。
我们在课堂中教授一点知识,要努力地想方设法地调动孩子的生活积累,去与孩子的大脑里存储的生活经验进行链接,激活孩子隐藏于内心的求知欲。
在当这样的链接成功的时候,孩子会感受到学习带来的的一种满足,内心充满了愉悦,也有一种成就感。
这样的课堂,激活了孩子的思维而充满了活力。理想课堂,是不是应该叫“知行合一的课堂”,也可以叫“活力课堂”。
三、课堂高效而有独特的个性
高效,指的是孩子的学习效率高,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高。
有独特的个性,体现在不同的授课教师,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语言风格,从而让课堂有着不同的个性。
干老师提出了一个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职业生涯且直到我们离开讲台退休时,仍然没能获得一个明确的答案的问题: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进而觉得世界上再没有比教学更难琢磨、更难把握的事情了。
课堂教学的技艺究竟是否存在?如何获得?
如果说它是一项技术,为何师范院校及培训机构却没有传授这项技术的课程?如果说它是一门艺术,为何更多的时候旨在促进生命成长的课堂却显得比任何其他人的活动都更死气沉沉?
于是,干老师分析了现实版的几种课堂话语:
(1)公开课:成为了几十年来一线教师提高课堂技艺,改进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研究方式。怎样在众人面前上出一堂精彩的、打动人的、吸引人的好课?而这种经过数月打磨出来的好课——公开课,教材是特选的,课堂教学流程是反复设计反复演练的,现场效果是日常课无法企及的。
(2)日常课,究竟如何操作,怎样真正有效的提高日常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日常课与公开课的话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公开课,好看,但是一般上了公开课后,原任的语文老师都要再补一补。因为这样在公开表演课占据公开的桌面上话语的同时,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成为更日常的,更为普遍的学校课堂教学的潜台词与潜规则。
理想课堂,应该是将日常课变得像公开课那样,既好看,又实用吧!
理想课堂的前两个特征容易实现,但最后这一个特征,恐怕不是一般的难!
从教三十年来,无数的老师们走在这条充满荆棘的研究之路上,大家乐此不疲,却依然未减退对公开课的热情和对日常课的追求。
也许,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会走向真正的理想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