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读书方法上很迟钝。领悟到读书要精读,要择取经典来读是20岁以后的事情了。现在又有新的惑:干啃一本名著太难了!
记得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他说:冰山之所以显得雄伟,因为它浮出水面的只有八分之一,八分之七在海里。就是说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只是海面上的八分之一,而海面以下的八分之七需要读者细心研读文本,才能体会其中的意蕴。
其实,仔细想来,几乎每一本名著都符合冰山理论,深沉得惊人。没有一读就透底的名著。没有八分之七,就没有八分之一。写出来的伟大,没有写出来的更伟大。隐隐约约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恐怕藏着作者的真实意图。
比如《红楼梦》
写到贾母的葬礼“从荣府大门起至内宅门,扇扇大开,一色净白纸糊了,孝棚高起,大门前的牌楼立时竖起,上下人等登时成服。”为什么要净白纸糊了呢?原来在清代,普通人家的大门是黑颜色的,因此在节日之时门上贴红对联,或者镌刻红色的门联,遇到丧事要用白纸把对联封上。而清朝王公府第的门是红颜色的,因此要糊上白纸把大门全部遮住。“净白纸糊了”,便是这个意思。
比如《论语》
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历朝历代注释版本都有。目前我读的是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和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对照来读。发现二人对论语都有求同存异的地方。有人问为什么不直接读《论语》文本本身呢?我想说的是直接读《论语》太狂妄了!目前,我需要借助字典读古文,而仅仅有字典这一拐杖是不够的,仅仅不求甚解也是不够的。《论语》的时代背景,人物活动轨迹,当时风俗,甚至微言大义,不是连蒙带猜就可以的,需要一板一眼的功夫。否则,为什么有那么多注释版本呢?他们都是吃闲饭的吗?对于初学者来说,做菜需要菜谱。对于陌生游客来说,出门需要地图。同样,吃透一本名著也需要前人的帮助,需要他们的研究成果。这是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别解。
这让我有新的收获。
年轻作者喜欢议论,喜欢名言警句。大家都在说名言警句。生活要真那样,受得了吗?我现在还有这个臭毛病,正在改。刘瑜在一篇文章中写:爱说教的人不爱直视人生经验,特别爱翻山越岭,比如明明是推销专制思想,但不说“董仲舒说”,非要说“施密特说”。你可能会问,施密特是谁?这就对了,如果你也知道了施密特是谁,那些人还怎么用他装神弄鬼?
但是《红楼梦》,《论语》,《孟子》几乎所有的议论都是就事论事。《红楼梦》不必说了,几乎都是纯白描。至于感慨,偶露峥嵘。《论语》,《孟子》虽是语录体,但抽丝剥茧起来,背后都有事件,都有一定的语言环境,有感而发的。《史记》更是把春秋笔法发挥到极致。作者的态度,感情不能跳出故事去单独表现,只能融化在叙述和描写之中,流露在字里行间,这叫做春秋笔法。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已开明宗义:“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以前有老师批评我写作空洞。我不服气。现在服气了。确实写作空洞。文字雕琢,或者抒情,议论太多,其实就是个空架子。作者最好客观一点,尽量闪在一边,让事件自己说话。如果早明白这个道理,恐怕一千字的文章要砍掉一大半。年轻作者舍不得砍字,其实舍就是得。那么多废话臃肿在那儿,丑啊!
至于读书方法,尤其是读名著。很多人炫耀读过哪本名著。可是读过就是读懂了吗?读过只读过,和读懂没有直接关系。没有天生的好读者。成为好读者,也是需要训练和认真经营的。如此方能倒吃甘蔗,渐入佳境。
忽想起电影《心灵捕手》台词:所以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有关米开朗基罗,你知道很多,他的政治抱负、他和教皇…性向,所有作品,对吗?但你不知道西斯汀教堂的气味,你从没站在那儿观赏过天花板,我看过。如果我问关于女人的事,你八成会说出个人偏好的谬论,你可能上过几次床,但你说不出在女人身旁醒来很幸福的滋味。问战争,你会说莎士比亚的话"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没接近过战争,从没有把好友的头抱在膝盖上,看着他吐出最后一口气。
以前我很疑惑人为什么爱掉书袋,爱绕弯。近来悟得之所以掉书袋,也是被书骗了,只看到表面文章而已。自以为三昧已得,却不知不觉拉低情商,智商。太可笑了,包括曾经可笑的我。轻阅读,无缘分享人类杰出的头脑。轻写作,无法烛照事件背后的人性晦明。古人讲格物致知,由一及十,也是劝人讲规矩。从基础,按正规学习,没有偏门和捷径。“离娄之明,公输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用力深者收功远,大实话。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更多人✬
作者:王小峰
编辑: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