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乌鸦跟鸽子道别,说要搬家,鸽子询问原因,乌鸦无奈地说:“因为这里的人嫌我的叫声太难听,不欢迎我留下来。”
鸽子沉思良久,说: “可你去其他地方,大家就会欢迎你了吗?”
这就是“乌鸦定律”,
它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能正视自身的不足,不改变自己的缺点,问题就会一直困扰着自己。
乌鸦定律处处在
人性最大的愚蠢,总把自己当“受害者”,生活不顺,就归咎原生家庭,改变不了;职场不顺,就归咎小人得志,行为不正;人生不顺,就归咎生不逢时,运气不好。总之,一句话,不顺心都是外界因素导致的。
拥有这种心态的人,遇事都向外归因,总觉得自己的不幸都是外界造成的,从不反思自己,而把相关的人、事描述得非常坏。
往往人一开始抱怨,事情就会加速朝他抱怨的方向前进。
如何摆脱乌鸦定律
改变心态,向内归因
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里,提出两种思维: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面对问题,当用固定思维解决不了时,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思维,另寻他路。
当转化成“成长型思维”,拥有更新自我的能力,才能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