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前面的献词为:全书写罢泪涔涔,献予歼倭抗日人。不是英雄流热血,神州谁是自由民。合上书,我依然热泪盈眶,热血沸腾,恨不能冲上战场,手刃践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的暴徒!这是这本书最深刻的教育意义,唤醒了读者的民族意识、家国情怀!
书中细腻的描写,把我成功的带入到了那个战争年代。女主人公木兰大女儿为革命捐躯,儿子又奔赴抗战一线,她在亲历了日本兵对同胞的残害后,逐渐从家庭的小爱升华到国家的大爱,逃亡过程中一路收留领养孤儿,让国家的血统能够延绵!木兰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让我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礼,对自己儿子的教育固然重要,但站到了工作岗位,我就要为祖国的下一代负责,把自己教育的热忱投入到更多的孩子!这本书让我对人生、对生死有了更多的思考!让怕死的我敢于面对死亡,若祖国需要我,我一定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读书过程中林语堂先生成功的使我如历其境!昨夜梦中我化身革命战士,“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或许是当老师的职业病,我看到了书中蕴含的对男子和女子的不同教育,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和卢梭先生的《爱弥儿》有异曲同工之妙!《爱弥儿》中上半卷对男主人公爱弥儿和下半卷对女主人公苏菲的教育也完全不同!无论在东方社会抑或西方社会,古代男孩与女孩所接受的教育同样有着一定的差别。在女孩的成长过程中,她们主要接受的教育便是来自母亲传授的持家本领。男孩主要接受的是学校教育,在男孩七岁左右的时候,便会被送到学校中学习,若其家庭条件相对较好,对男孩是否外出劳作、赚钱、补贴家用并不在意,男孩的学业将会一直延续下去,其学习的科目均具备一定的实际意义,能够帮助其在未来生活的过程中,实现更好的发展。作为一名老师和一名男孩的母亲,在男女平等的新时代,我从小就言传身教,引导儿子做家务并培养儿子鉴赏美的能力,让儿子全面发展。在班级管理中,我根据学生的性别优势,各取所长,争取让每个孩子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浮生若梦,当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时,我们该做出怎样的决择?我想我会和木兰一样,在历史的车轮中做出不愧于中国人的抉择!我们生于和平年代,不需要流血牺牲,我想作为一个普通的母亲和老师,教育好下一代就是我的匹夫之责!作为学生,学好每一门文化课,就是对家庭和祖国最实际的爱!青年有理想,国家有希望!崛起吧!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