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的惩罚读书笔记③

第五章

内在动力:享受所做之是本身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持久的投入,没有任何人为的刺激能比得上内在动力的力量。

爱德华·戴奇:“钱会起到‘买掉’对一个活动的内在动力的作用。”

对你过去喜欢做的事的一次性奖励就能使你几个星期对该事毫无兴趣。奖励还会蔓延,破坏你对全新的活动的态度。正如你并不一定得自己抽烟,才会受到香烟的危害一样,仅仅看着别人从事某项活动得到奖励,至少就会产生暂时的扼杀动机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某些东西应该无条件的获得,例如对孩子的爱和关心,这些不应作为以某些方法行事的奖励。

如何解释奖励对兴趣的影响?多年以来,人们提出了各种说法,可几乎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证明其中任何一种的正确性,然而有两种解释比较引人注目,显得尤为可信、简洁易懂。

第一个解释:

如果把某件事定为另一件事的先决条件,即作为达成目的的一个手段,那它势必被视为不太可取。

“做此就能得彼”自动降低“此”的价值。得到奖励者认为,“如果他们得贿赂我干这件事,这事儿一定是我不想做的”。

为一项活动许诺奖励“相当于宣布这项活动本身不值得做”。因此,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说:“做完数学作业你可以看一个小时的电视”,他们实际上是在灌输给孩子这么一种想法:数学很无趣。

他发现不管哪一项被定为另一项的先决条件,孩子们对该项活动的兴趣大减。

同时其他研究人员发现,提供的奖励刺激越大,我们会越消极地看待能有助于得到奖励的活动。

如果人类的交往被视为达到另一目的的手段,甚至人(类)都可以贬值。孩子们受邀与别人一起玩,这样他们能得到一个儿童玩具;或者,孩子们与同伴玩耍能得到饼干,这时,他们对未来和别的孩子交流兴味索然。同样,如果大学生们先前与陌生人交谈得到过报酬,他们不太可能继续与陌生人交谈。

第二个解释:

奖励使人感觉受控,而我们在自主权减少的情况下往往会畏缩不前。

它所依据的前提是,我们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基本的感觉有自决权的欲望,或者如理查德·德查姆所说,感到像“源头”而不是“小卒”,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命运保持一定的控制,对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有一定的选择。当有东西干扰这种自主感,比如,当我们简单地被告知该做什么(以及如何、何时做)时,各种令人讨厌的结果接踵而至。

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若我们被迫感觉像小卒,我们做某些事的兴趣大减,如果我们对自己整天所做的工作或学习没有多少自行决定的自由,很可能我们度日如年,巴望着周末快快到来。

如果奖励造成的问题是由于其控制性这个事实,那么其他限制我们自行决定能力的因素应该对我们对一项任务的感觉有完全相同的影响。

一些证据甚至暗示,我们感觉一个环境控制性程度的强弱,比我们是否得到或被许诺以奖励,对兴趣降低的预测性更佳。

无论如何,除了获得奖励,内在动力经常受到下列这些情况的损害是毫无疑问的:

受到威胁。如果我们不把事情做好将会有什么后果,这样的警告。

受到监视。这种结果只有在监视被认为是控制性时才产生,例如,当我们有理由认为别人的观察是在检查我们的表现或者我们是否按照指令做(而不是,比如说,出于好奇)。

预期要接受评估。即使表现出色没有奖励,即使评估的最终结果是肯定的,人们的表现也会下降,尤其是从事需要发挥创造力的任务时的表现。事实上,无论何时当我们受到鼓励关注某件事我们能做到多好,而不是关注做这件事的过程本身时,很可能我们在有选择时就不会愿意继续做下去。

被迫赶在截止期前完工。

被呼来唤去。当父母用控制性的方式跟孩子谈话,或试图对他们施压去做某些事情,结果这些事情就显得不那么吸引人了。当成年人拿到关于某个比较有趣的任务的预先指定成绩,他们往往会对此任务兴趣减少,其兴趣不如那些能够以自己的速度工作的人。

与别人竞争。把奖罚与结果挂钩,只有在他人无法成功时他才能胜出。那并不意味着我们必然会停止从事那项活动,我们也许会继续,因为除了尽力打败别人,我们不知道还有其他形式的消遣;因为我们无力改变工作场所或课堂上的规则。但我们势必对任务本身的兴趣减少。“需要有获胜的奖励才能坚持下去”,数据显示“竞争性的意外奖励……是最具控制性的,因此对内在动机的损害最大”。

事实上,你越想要得到在你眼前晃来晃去的奖励,你越不喜欢为得到它所需做的事。

随着各种奖励继续同化内在动力,阻止内在的满足感,种种外在需求本身……变得更为强大,因此,人们发展出更为强大的外在需求,作为更基本、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的替代……他们最终的表现好像他们对外部的各种奖励上了瘾。

不管提出何种解释,如果不能改变手段-目的的关联,不能改变顺从这个目标,不能去除压力这一令人不愉快的体验,那么只因为我们自己奖赏自己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任务的兴趣能保持高涨。

如果我们决定使用奖励,让人们对于他们将得到什么以及需做什么才能得到奖励有尽可能多的控制是明智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们越是感到有权自行决定,他们越会认为整个安排公平,所造成的损害也越少。但是貌似友好的行为主义依然是行为主义,它所造成的许多结果也依然如故。

对那些必须或感觉必须给予奖励的人来说,

6条减少损害的可行的建议:

把奖励从人们眼前挪开。

不要让奖励太显眼。

研究显示,外在动力越明显,内在驱动力受损越多。给出较少的奖赏,使每个奖赏比较小,私下悄悄地给。

事后给予奖励,作为惊喜。

大多数研究发现,得到出乎意料的奖赏,不会将先前的行为看成是导向获得奖赏,对内驱力没有什么帮助,也没什么损害。问题是这次得到了意外奖赏,下次也会期望如此,不管下次能否得到,内驱力都下降了。

永远不要把寻求奖赏变成竞争。

每个达到既定标准的人都能得到,而不是使别人成为成功的障碍。

使奖励尽可能与任务相似。

该怎么用奖励,给人们尽可能多的选择。让潜在的获奖者参与决定给什么、怎么给、给谁。

尽可能使个人对奖励的扼杀动机作用产生免疫力。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以依靠内在驱动力抵抗奖励的破坏作用,训练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驱力上。但这么做风险太大。

第六章

我们的论点是:必须谨慎,注意我们为什么表扬、如何表扬他人,以及赞扬对接受表扬者会产生什么长期影响。

我们区别不同形式的积极反馈:

一方面是关于任务完成情况的直截了当的信息,或让受表扬者感到有自决权的鼓励;

另一方面是各种口头奖励,它们让人感觉受控。依赖别人的赞同,大体上被证明与其他外在动机具有相同的破坏力。

关键是有些赞扬性的评语不仅可以接受而且还相当可取,而有些则二者全无。

表扬的目的是什么?

正如滥用奖赏一样,真正重要的是,受益的不是接受者而是给予者。如果我们表扬别人,他们很可能会做我们所欲之事,这本身不仅对我们有利,而且还赋予我们权力感。受到我们表扬的人也会更喜欢我们,这又是一大诱惑。

表扬不仅没能提高成绩,反而把成绩往下拉。除了第四章中给出的解释之外,我想到了四个原因。

第一,当某人因为完成了一些并不特别困难的任务而受到表扬时,他也许会把这理解为他不够聪明:这一定是为什么别人会表扬他的原因。这种推论导致了“从事困难的任务时成功的期望很低,而低期望值又造成从事这些任务时减退的恒心和工作热情”。

第二,告诉某人他有多好会增加他的压力,他觉得要做到和表扬者期望的一样好。这种压力又会使他更在意自己而不自然,这种状态经常影响表现。

第三,表扬建立起不现实的永远成功的期望,这导致人们为了不冒可能失败的风险而避免困难的任务。

最后,表扬如同其他的奖赏,经常损害能使人表现最佳的内在驱动力。如果表扬有了显著性、控制性、被期待这样的特征,它应该会降低我们队所做之事的兴趣,这跟其他奖赏没什么分别。

因此我们得出表扬如何有损表现的四个原因:

表扬表示某人能力低下

使人感到压力

促发低风险策略以避免失败

降低对任务本身的兴趣

不管其中的哪个原因在发挥作用,证据表明表扬“与其他变量相互作用的方式与实物奖赏类似”。

表扬在建立积极向上的自我意识方面也不起作用。

我们不会仅仅因为别人对我们说了好话就对自己的能力又信心,或相信我们基本上是好人。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所得到的认可是否帮助我们感到自己是这些令人羡慕的事物产生的原因。奖励,包括听起来像口头奖赏的评语,让我们觉得刚好相反:我们的行为似乎是控制性手段作出的反应。

积极判断[表扬]最引人注目的方面不在于它是积极的,而在于它是个判断。年龄较大的孩子和成年人听到表扬也许会认为给与表扬者屈尊俯就,也许会认为这是提醒或企图抬高给予表扬者的巨大权力。

设想你正与朋友们一块儿讨论政治,你发表了某些言论后,其中一人严肃地点点头,正色道:“有道理。”根据各种不同的因素,你的反应完全可能是极度恼怒而不是愉悦:“他算老几,来评判我说的话的价值?”

一位作家指出:“有趣的是当地位高的人的工作受到地位低的人的表扬时,表扬会被看成是放肆甚至侮辱的行为。”

除了所隐含的权力上的不平等,接受表扬者意识到给出积极判断的人也完全可以给出负面的判断。正如每根胡萝卜都包含大棒,所以每个口头奖赏也包含口头惩罚的种子。

第三种可能,表扬也许和受表扬者已有的自我形象冲突。当表扬显得过分或太笼统,而且和个人已有的信仰冲突时,我们应该预料到会出现更多的抵触。

自然只有部分孩子对表扬有这样的反应,其他孩子的反应更加合作、更加顺从、更加“恰当”。我们告诉他们做得很好,他们容光焕发,迫切地想要让我们感到满意,更满意,这些正是我们该为之担忧的孩子。

儿童身上几乎普遍存在着想要得到赞同的欲望。必须谨慎对待这种想要取悦别人的欲望,我们身负巨大的责任,不能利用这种欲望达到自己的目的。

表扬,是一种使孩子们永远依赖我们的方法。它使孩子们按我们的愿望行事;它使孩子们一直依赖我们的评估,我们对优劣的判定,而没有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判断;它使孩子们用能使我们微笑和带给他们所渴望的表扬的种种事物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早在1950年代,鲁道夫·德雷克斯就看到了这一点,他说,表扬能“导致对赞同的依赖。如果过度使用,它会增加不安全感,因为孩子们害怕这样的景象:无法达到期望”。

研究发现,经常受到老师表扬的孩子完成任务的恒心较差。这些学生的反应更忐忑不安,更倾向于用疑问句升调回答问题,他们较少主动与别的学生交流思想。他们刚提出一个想法,只要老师不赞同,他们就往回缩。

表扬也许会阻碍自主学习,因为是我们的口头奖赏,而不是对所做之事的热爱在驱使他们。

表扬不会让他们觉得需要在完成任务后、在没有表扬的情况下继续表现出负责人的行为;表扬也没有教给他们任何技能或意向,让他们自决定什么才是负责任的行为。

表扬的问题是使用过度,问题的症结在于表扬的本质,在于我们说了什么,如何说的。

我提出的解决办法是:记住两条普遍原则,这两条原则可以作为衡量所有表扬的标准。

自决权。这个评语是否能帮助个人感到能控制自己的生活?是否鼓励他就什么是良好的表现作出自己的判断?是否有助于或至少保留了他选择人生的能力?我们是否企图通过使他思考是否达到我们的标准而操纵他的行为?

内在驱动力。评语是否为被表扬者创造条件,让他能更进一步地投入他所从事的任务?抑或把任务变成他为了赢得赞许才做的事?

窍门就在于帮助人们把反馈看成可以利用的信息,希望靠内在动力驱使的人通常会这样看待反馈。

建议:

对事不对人。不就某人作整体性的全面评论。一位儿童心理医生认为,“太多的整体性积极评价……把孩子训练成全局性思考型的人,无论做什么,他们的自我都成了问题,因此他们往往是既自大又自卑。”就人们所做之事发表评论更有意义:“这个故事真不错”要胜于“你是个了不起的作家”。

尽可能具体。把注意力放在使我们觉得特别新奇或其他值得注意的具体方面。这么做“使受表扬者自己判断评估者的标准是否恰当”,这也引导受表扬者投入任务本身,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的赞许上。比“这个故事真不错”更好的是“故事的结尾很妙,主人公对发生在他身上的事略显困惑”。

避免虚假表扬。一个4岁的孩子通常能够辨别真心表达的愉悦和虚假的表扬、真诚的微笑和为达到最佳效果适时挤出的做作的微笑。

避免设置竞争的表扬。把某人和别人比较来表扬,比如“你是班上最好的”,损害内在驱动力。而且这样的评语催生视别人为竞争对手而非潜在合作伙伴的想法。而且它使人们用是否打败别人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一个永远让人感到不安全的秘诀。公开表扬也会催生竞争。

通常评价性的话语是完全不必要的,只需承认孩子的所作所为便可。长远地看,这样做对促进自决权和内在驱动力更有效。只要点明孩子的文章或绘画中显得有趣的一面,不用说它们很出色或你很喜欢它们,将足以鼓励她付出努力。

当那个孩子交上不太令人满意的故事时,她可以有机会重写,而不是得个低分作为惩罚。在这个班上,重点是提高和学习,不是评价。

孩子们需要的,是无条件的赞许和接受——恰好与口头奖励相反,尤其是与难得的表扬背道而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491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56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745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96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73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12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31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5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56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5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83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8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4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97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9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