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交流一下“开放的心态”的话题,我这里说的这个心态具体是指我们在生活中要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学会拥抱新事物。
在这里先和大家分享两个故事。
一、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四处求医的。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这世界上有90%的疾病都无法治愈,其中有一种叫渐冻症。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蔡磊,想必有朋友不陌生,他是原京东副总裁,是中国第一个开出电子发票的人,当然他也有很多其他的成就。不过现在在他身上最大的标签就是渐冻症患者,这是他在2019年确诊的。
关于这个病的严重性我不多展开,首先是发病原因未知,其次是目前还治不好,最后是科学家霍金也是渐冻症患者。
我最近选读了部分蔡磊写的《相信》,里面写他在确诊的一年多里,拜访了几乎所有他能找到的相关专家、院士,以及西医、中医、民间疗法,甚至尝试了国内外多种试验药物、中医中药、传统医学、气功冥想、干细胞等。
直到现在,他仍没有得到好转,离生命的最后一刻越来越近,且无法阻止。
二、第二个故事是关于我自己的。
2023年7月12日,我参加了一个为期14天的基金训练营,跟着老师学习一些基金的入门知识和实操。
这个课程有一个晨读环节,老师每天早上会在群里发一个晨读内容,大概是“复利思维”、“生产型消费思维”、“富爸爸穷爸爸”等,看完晨读内容后老师就引导大家发晨读感悟出来。
群里一百多人,大概也就十来个人发,我是其中之一。
对于这类感悟,大多数人都是复述一下课程中心思想,写一下自己接下来想怎么办等,一般不会超过百字,因为都觉得除了老师瞄两眼一般都不会有谁仔细看。
而我由于前期刚好接触了这些概念,同时了解到了一些表达的结构方法,再加上有48分钟的通勤时间可以打发,所以每次我都会围绕一个概念来长篇大论的写,从概念的定义,到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让自己改变、这个概念有哪些边界性、如何关联生活等等诸多方面,输出一般都是上千字,而且一篇下来没有一点拖泥带水。
那时候我也觉得写出来只是自己想表达,大家可能压根都不会看。
可是发出第一篇后,由老师带头,接着有好几个同学都为我点赞,说我带头卷起来了之类的。
这种正反馈真的好难得!也让人很有动力!
后面我仍然会对晨读保持思考并输出,经常冒泡的几个伙伴也都为我点赞,有伙伴甚至还主动加我微信交流!甚至都有人开始监督我了,有时候我发得晚了,大家都催我快点做晨读,不能偷懒。
这种正反馈一直持续到训练营结束,我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内化输出的快感,感受到了输出后受到别人认可的快感。
虽然这个训练营教的好多东西我都忘了,但是这种快感真的让我久久无法忘怀,所以到现在,你看见了“阿伟的鱼”这个号。
嗯,然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个基金训练营我是通过卢克文工作室一直在发的一个广告报名参加的,就是抱着随便试试的心态参加的。
最后通过这个训练营,我得到了保险、基金的入门知识,一对一的保险配置长期咨询、一年的VIP投资服务,还打开了写作输出的世界。(这些还都是免费的)
三、回到正题:开放的心态
文章到这里已经千字有余,大家或许觉得我都跑题了,我想我有必要重新强调一下文章开头那句话:
今天和大家交流一下“开放的心态”的话题,我这里说的这个心态具体是指我们在生活中要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学会拥抱新事物。
蔡磊是在身患渐冻症后开始尝试各种治疗方法,寻找治愈的可能,这是一种开放的心态,我们绝大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这样做,这是求生的本能;
我是很好奇为什么卢克文老是接这个广告,然后抱着尝试一下的心态试一下,结果获得了不一样的体验。
关于“开放的心态”,我绝不是第一个悟到的。
瑞·达利欧,世界头号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写了一本书叫《原则》。他认为他的成功源于他所奉行的一套原则。同时这套原则被他认为是这一生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这其中就有这样一条:保持头脑极度开放。
他同时提到“保持开放”需要面对两大障碍:自我意识、思维盲区。
我们常常因为自我潜意识里的防御机制,使自己难以接受自己的弱点或者错误,这就是自我意识;我们也很难接受超出自己知识体系的东西,这就是思维盲区。
四、那么,为什么要有“开放的心态”?
我认为没有开放的心态,生活就是一成不变、枯燥乏味,没有多余的一些可能。
相反,拥有开放的心态的话,我们的生活就将多一些可能,多一些机会,或者至少,能够让我们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多元化,从而让自己的心胸、眼界更加的开阔,避免闭门造车、坐井观天、故步自封。
关于多一些机会:我最想说的还是拼多多,这个被我、被身边很多人都排斥的名字,提到他就只会想到“砍一刀”,只会觉得便宜没好货。
谁能想到,在阿里、京东平分天下的电商领域,他硬生生地杀出一条血路来,造就了如今三分天下的局面。
直到今天(2024年4月26日),阿里市值1910亿美元,京东市值437.5亿美元,拼多多市值1671亿美元。一个拼多多快抵得上四个京东了!
如果我们之前能以开放的心态,好好研究一下疯狂的拼多多,而不是老去排斥他的砍一刀,老去吐槽他的货质量没保证,说不准现在就是个小老板了。
关于避免故步自封:大家参考天朝的闭关锁国就好了......大国的经验,落到个人身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五、最重要的,如何拥有“开放的心态”?
我学到了三个方法,可以让我们从小处改变、从深处改变:
第一,从微小改变开始。
我们可以试着改变一下自己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行为,做一些新的尝试,从一些微小的改变开始,让自己走出“自己熟悉的区域”,接触新东西。
比如,去餐厅吃饭的时候试着别点每次都吃的青椒肉丝了,可以换个回锅肉/牛肉丝/肝腰合炒之类的平替一下;回家的时候也别老是坐1号线地铁了,试着换乘几辆公交车在路面好好感受一下这个城市的真实面貌;沐浴露也别只用可悠然的了,还有很多品牌可以尝鲜......
就像我,通过了解,现在就在实践冥想、八部金刚功。
冥想我会在会面详细说。关于八部金刚功,其实和八段锦这类功法相似,一开始我也是排斥的,但是我注意到身边很多老年人都在练习太极什么的,然后疫情期间有医院在带着患者练习八段锦,再加上今年八段锦上了春晚表演,我就想这些功法或许还是有他的道理的,只是我还不懂。
然后我就试着练了。
练八部金刚功是因为,这个功法是张至顺道长创立的,结合了长寿功和八段锦两种功法。加上我之前追过一部以张道长为原型的动漫——《一人之下》,超好看!再没有其他原因哈哈哈!
(悄悄说:《一人之下》里面的冯宝宝经常哼起的那首歌,还是我们家乡重庆秀山的民歌《黄杨扁担》哦!自豪感拉满!)
总之我相信,通过这种微小的改变,自己平凡的生活能够被小小的新鲜感充满,进而才更容易去做一些大的尝试和探索。
第二,多多学习。
多多学习,我们才能接触到更多样化的言论、了解到更丰富多彩的世界。
如果我们读到逻辑性比较强的说明类书籍时,特别是作者花了大量文字来论证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观点时,更可以了解到这个观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成立的,他人是如何一步步来得出结论的。
这样我们就能想到,原来别人这样推断也是有他的道理的,而不是只有我这一种观点。
比如,关于哲学,我们国家推崇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而世界上还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这些流派都已经流传了很久,肯定各有各的论证方法。
如果我们读到一些科普类书籍时,你可能会看到一些解释,完美地揭开了“反常现象”背后的存在原因,而不是我们第一眼的“不可能”。
比如,卫星的一秒钟比地上的一秒钟略快一些,这就是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效应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我们总是离不开最大的两对矛盾:已知和未知,可控和不可控。
我们只有不断拓宽自己已知的圈子,才能意识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还很多,才能避免陷入无知者无畏的愚昧。
我们只有用开放的心态多尝试、多探索、多拥抱新事物,才能在可控的生活里增加一些良性的不可控,让自己多一些可能,多一些机会。
当然,我们并不一定只能通过读书来学习,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习,任何时候都能发生!
第三,提高元认知。
元认知是个玄而又玄的概念,但是本质很简单,其实就是自己反思、审视自己行为的过程。我多举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比如,你累了一天期待着回家就能吃顿美美的晚餐,可是回到家发现对象躺在沙发上煲剧,这时候你第一反应是开启第三次家庭大战吧我就看今天能怎样,可是此刻大脑里有另一个声音提醒自己:先深呼吸,再和对象好好沟通一下,看看是不是做家务累了一天刚躺下休息,或者是不是安排好了出去吃大餐等。
当发现对象啥都没干摆烂了一天,你又准备开启暴怒模式时,这个声音又告诉自己:这样争吵必然不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恶化我的家庭关系,我是不是可以找个时间和对象好好沟通一下,这个时候《非暴力沟通》的方法或许刚好能派上用场!
还有就比如,刚躺床准备刷会短视频就睡觉,刚打开短视频时,这个声音又出现了:手机屏幕的蓝光容易让大脑保持兴奋,睡前刷短视频还是个没有思考难度的行为,容易上瘾,不容易催眠,我如果先刷肯定要半夜才能睡着......
当你看了半天还是没搞懂什么是元认知,然后就想刷走这篇文章的时候,这个声音再次出现:作者说的学会拥有“开放的心态”,我何不多思考一下这是什么东西,或者关注一下作者,收藏一下这篇文章,只要埋下这个种子,我一定有搞清楚这个概念的时候。
前面的“这个声音”就是元认知,本质就是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审视。拥有这个能力,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思考和行为,也就更能刻意培养自己“开放的心态”。
元认知的威力无穷大,后面我会经常提到。
现在我们尝试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我们要如何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呢?
我目前学到的就两个方法,一个是冥想,一个是复盘。
关于冥想,我不确定与打坐、禅修之类的本质上是否相同,但是我这里说的冥想,是不带有宗教信仰的行为,而是基于科学基础的、确认对大脑、对身心均有利的行为。
再说得简单一些,冥想就是对大脑的锻炼,就像我们通过做俯卧撑锻炼手臂肌肉一样。
不同研究表明,冥想能改变我们的脑结构,包括增加我们大脑前额皮质和顶叶的厚度、增加海马体的体积等,而这些结构都有利于我们在情绪调节、注意力控制、压力缓解、记忆力等方面大幅改善。
冥想有很多种方式,其中最简单的就是:
找个没人打扰的、安静的地方坐下来(可以盘腿也可以不盘腿),背挺直,闭眼,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一呼一吸之间,如果注意力被其他思绪带走了,也没关系,察觉之后慢慢地、柔和地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来。
注意力很可能被反复带走,但是也没关系,拉回到呼吸上就好。
就是这样,每天坚持做15分钟的冥想,长此以往,收获定然不菲。
我常常在网上、在书里见到很多人推崇冥想,但是却没有在身边发现有多少人在践行这个习惯(大概圈子太小了,遗憾)。但是这不刚好回到这篇文章的话题了吗,我们得有“开放的心态”啊!人人都叫好的东西,还有科学研究验证过,何不大胆尝试呢!
关于复盘,这也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行为,这里就不展开了,仅说一下如何利用复盘来培养“开放的心态”。即:在复盘的时候,给自己列一个专题,就叫“开放的心态”,然后反思一下自己今天尝试了什么与这个话题有关的事,或者想尝试什么有关的事而没有去做,再或者压根没有想到尝试这回事。
我来抛个砖:
主题:尝试着炖了个排骨汤(2024.4.26)。
缘由:平时自己做饭都只是一个青菜、一个青椒炒肉随便应付几口就过去了,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说培养“开放的心态”,我觉得完全可以试着做点平时自己想都不会去想的新菜,体验一下做菜的快乐!那就炖个排骨汤吧!
过程:先照搬一下网上的制作过程,还真是五花八门,选材也有些不同,但是大都是排骨、玉米、胡萝卜、红枣、枸杞。再有姜蒜料酒用来等辅料去味增味。步骤大概是切、洗——用辅料一起焯水——洗——放入盛有沸水的砂锅——先把排骨、玉米、胡萝卜炖1h(小火,滴几滴白醋)——再把红枣、枸杞放入炖1h(小火)——放盐、关火。
反馈:汤的味道很棒极了,肉也炖到脱骨了;洗排骨的时候得把一些碎骨头洗掉,不然吃起来麻烦;玉米最好还是得买水果玉米;红枣和枸杞太小了,也炖烂了,吃不到,可以再晚一点加;该再调一个辣椒酱,吃排骨的时候蘸一下肯定很棒;这些食材的价格得记一下,下次好知道区分贵和便宜......
总结:体验感很棒!家人都给了好评!朋友圈点赞的人也很多!下次继续优化!或者也可以试一下糖醋排骨、红烧排骨之类。
如上,这样的复盘我觉得能够加深自己对尝试的成就感,而且就算结果不理想也没有关系,总归是尝试了新东西!
当然,开放的心态可不止局限于做一道新菜,也可以是一个思维模型的运用、一个投资方法的实践、一个沟通技巧的采纳、一个运动建议的落实等等!
这些,也都能够通过复盘的方式进一步在大脑中刺激有关神经元进行联接!
期待你磨出自己的玉!
七、最后,有哪些边界性呢?
我目前能想到的有三点:
第一,不要违法乱纪,不然会被抓的哦~
第二,要学会评估风险,只做自己风险承受能力之内的尝试!不然可能身体受不了,或者钱全没了等等。
第三,这些建议需要长期实践,短期做没有效果,尤其关于冥想和复盘,最难执行,因为需要每天都做,但是坚持一定能看到结果。
人性是避难趋易的,但是开放意味着要尝试新的东西、接受新的结果,如果不是像病急求医这种事,我们一般都不会去尝试、探索、拥抱新事物。
但是,世界本来也是熵增的呀,最终都会趋于无序,而我们人类不也是在逆熵增,使事物都保持有序吗?
我们本身就是要做一些有违天性、但是结果有利的事,大都需要刻意练习、长期保持,就像这个培养“开放的心态”。
所以,加油吧!
以上。
阿伟
重庆秀山
202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