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小说《统一,统一》章十三 全县

一、兵强马壮

早上照镜子时,李光海发现自己的脸、脖子、胳膊甚至脚踝上都是晒伤,不禁长叹一声。昨天的工作让他身心疲惫,他不想再早早上班,就随手翻起书柜前的那一大包书。看着自己的《分析化学》笔记,他心中一阵惋惜。将书仔细整理好后,他决定每天复习,希望能有用到专业知识的一天。

在家吃过早餐,李光海换件灰色长袖衬衫,从书柜里抽出要送给张老先生的书,拿一顶草帽,背上自己的帆布包,骑自行车出了家门。

县委大院门口,收发室的老大爷看到他,笑呵呵地放行。办公室里,又是蔡树人一个人在写着什么。

“主任早。”

蔡树人起身走到外间办公室:“小海,来,你以后就坐在晓彤旁边这个位置。你的工作证和档案转移什么的还需要几天才能办下来。”

“谢谢主任。”

“我来介绍下,咱们台办的职责大致包括宣传和贯彻执行党委、政府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台胞接待,招商引资,对台宣传和联系等等。回头我让晓彤给你一些资料。你要全面掌握资料上的台湾概况和党的对台方针政策,要将主要时间放在台情调研上。”

“那咱们今天继续去镇上调查吗?”

“我正要说这个事儿呢,你昨天的工作表现还行,过来。”蔡树人走回里面的小办公室,指着桌面上的18个笔记本说,“这是咱们县另外13个乡镇的台胞台情信息,这块工作的调查更新以后就由你来做。”

“您是说让我一个人来做吗?”李光海不敢相信,他一个新人,才报到第二天,连台办有多少人都不知道,就要跑遍全县核查信息。

“对,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这是你快速了解全县台胞台属情况的最直接方法。咱们科室人少事多,以后可能经常加班加点,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好的。”

李光海将18个笔记本搬到自己办公桌,随意地翻起来。笔记本上的最初信息是1989年的。根据上面的最新统计,全县有在台同胞2991人,台胞家属6592人,台籍同胞219人。李光海掏出包里的两个笔记本。查看七灵镇时,他发现蔡树人昨天只调查了包括友谊村在内的3个村庄。

一番思索后,一个初步的工作计划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他将全县15个乡镇大致分成3类。第1类是距离县城较近的乡镇,是最方便调查的,骑自行车就能去,一共有5个;第2类是县里3条客车线经过的乡镇,这类乡镇的调查方法和昨天一样,可以靠客车运自行车过去,共有7个;第3类是县城东南和西北角的3个乡镇,非常偏远,而且没有客运车辆经过,只能骑车去调查。

李光海觉得困难重重。他想着将自己的计划汇报给蔡树人,好让蔡树人感受到他的工作难度:“主任,我可以向您汇报一下我的工作计划吗?”

“哟,这么快就有计划啦?做事很有条理嘛。”

听完李光海的汇报后,蔡树人敲一下桌子说:“首先,坐车、吃饭记得要收据,咱们报销。其次,你这三步计划可以再详细点,比如去一天七灵镇,再去一天县城周边乡镇,这样可以劳逸结合。第三,你今天穿了长袖,也戴了草帽,这很好,最好再常备一把伞。第四,要是碰上下雨天或者其他情况回不来,你就找个招待所或小客店住下。最重要的一点,对台工作事关祖国统一,一定要用心。”

李光海微微点头:“好的,主任,那我这就过去。”

“把这个涂上,长期在外调查一定要做好防晒。”蔡树人从抽屉里拿出一盒药膏。

李光海接过:“谢谢主任。”

“吃早餐喽,吃早餐喽,当当当当当……”

一个面容小巧的女生从楼梯口跑上来,好奇地瞄一眼迎面走来的李光海,冲进县台办喊道:“主任,刚刚那是谁啊?”

“小海!回来!”

听到蔡树人的声音,李光海抢到两个人前面跑回楼上:“主任,您叫我?”

“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比我资历更老的同志,林国庆,负责招商引资并协助我做台办日常工作。背着相机的是朱边生,主要负责对台宣传。蔡晓彤,主要负责接待工作。这位是李光海,市立中心大学分配到咱们这的高材生。”

“哇,你好厉害!”蔡晓彤张开双臂,欢快地跑向李光海。

“蔡晓彤。”蔡树人加重语气说。

李光海一时间不知所措,赶紧伸出手:“你好。”

蔡晓彤双手拉住李光海的手,朝蔡树人噘着嘴说:“主任,一百年前我们可是一家,你不能老这样对我。”

胖胖的林国庆开怀大笑:“我们晓彤就这样,爱闹腾,不过工作积极主动,能力一流。你和她年龄差不多,比边生小3岁,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多问问他们。当然啦,我和老蔡你随时问都行。”

见蔡晓彤不松手,李光海只能向林国庆鞠躬:“好的,谢谢前辈。”

衣服上打着补丁的朱边生伸出手来:“以后可以交流一下写稿和摄影。”

李光海轻轻挣脱蔡晓彤,向朱边生伸出手:“好啊,我也喜欢摄影。写稿的话,还请你多多指教。”

蔡晓彤冲朱边生翻白眼:“你是想找人打下手吧?”

朱边生会心一笑。

蔡树人敲一下铁饭盒说:“哈哈哈,以后咱们县台办可算是兵强马壮啦。”


二、喝茶

回家拿把雨伞后,李光海乘客车51分钟,接着骑自行车下公路来到张氏家庙门口。

张老先生依旧在正殿的桌子上挥洒着笔墨。

“老先生,您好啊。”

张老先生抬头:“哦,是昨天的小同志,你好你好。”

“昨天说好的,我来给您送《历代书法论文选》。”李光海摇一下手里的书,恭敬地递给张老先生。

“太好啦,真是谢谢你啊,小同志。来,坐下喝杯茶。”张老先生将书放在一本《新华字典》旁。

李光海这才看到,正殿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一套精致的茶具。茶具旁边有一个火炉,火炉上的水壶正发出嘶嘶的叫声。

用沸水洗过茶具后,张老先生将一勺茶叶倒入茶壶,然后往壶中倒入沸水。奇特的茶香味随蒸汽升腾,给人一种置身于兰花丛中的美妙感觉。几秒钟后,张老先生将茶水全部倒入杯中。李光海接过一杯。那杯中茶汤橙黄油润,入口滞涩而舌上迅速生甘,是本地上等的乌龙茶。李光海尤其喜欢第3道茶汤,滞涩感基本消失,汤色浓郁依旧,入口滋味变得平和舒缓,仿佛人生悠然。这个时候,张老先生刚对着《新华字典》看完书中的一段文章,就好像喝过面前那上等好茶一般,眼神里满是惊喜。

李光海任务在身,却懒得站起来,过了许久他才说道:“谢谢老先生的茶,那我告辞啦,还要做调查嘞。”

“哦,好,我,我送你。”

张老先生恋恋不舍地将目光从书上移开,一直将李光海送到村外公路旁。

李光海沿着公路到女子村做起调查。村长不仅给了他赖清贵家的信息,还带着他完成了附近社区的调查。


三、大峰村

用5天时间调查完女子镇后,李光海又用3周时间才完成七灵镇客车线上另外两个镇的调查。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有了自己的工作证,粗略看完了蔡晓彤给他的《对台工作手册》,和科室里的同事也逐渐熟悉起来。

从县政府一路骑行,穿过两个镇,经过3个小时,李光海终于来到没有客车经过的侯门乡。在一棵大树下,他拿出地图研究起来。侯门乡位于县城东南角,面积不大,只有9个村委会,可村庄却很分散。李光海决定先去最远的大峰村,然后再一路往回调查。

李光海下了公路,一路打听着往前走。大山里骄阳四射。他刚经过一个小水库,眼前就出现了一条叉路。经过方位上的分析,他决定走近道,于是一路推车上坡、上坡、再上坡,结果到了山顶却发现没路了。他只好往回走另一条路,一路往前骑,总算看到一座村庄。

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正蹲在家门口补衣服。

李光海走上前问:“您好,请问这里是大峰村吗?”

看到李光海的女孩低头一笑,捂住脸往屋里跑去。

李光海无奈地走进村子,看到一个男人正光着膀子躺在吊床上,于是上前询问:“您好,请问这里是大峰村吗?”

光膀子男人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直视李光海,侧身继续睡。

“这里是大峰村吗?”

光膀子男人迅速捡起身边的棍子大吼:“不是不是!想挨打是不是?”

李光海条件反射一般后退了一大步:“我是咱们县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的,想去大峰村找一个叫庄金魁的。我迷路了,你可以把我带到村委会不?我给你带路费怎么样?”

“县政府?庄金魁?”光膀子男人打量着李光海,向他走近。

李光海笑着打开包:“对。”

棍子一瞬间打了下来!李光海躲避不及,被狠狠打到了肩膀上。

“让你他妈的装,庄金魁那头野猪呢?滚出来!”

突然间,一个既矮又壮的男人愣着脑袋从灌木丛里跑了出来:“我弄死你!”

光膀子男人躲过庄金魁扔来的石头,被吓得连连后退:“庄金魁,你给我等着。来人啊!来人啊!大峰村打群架来啦!”

李光海忍痛从包里拿出工作证:“庄金魁,别打啦!我是县台办的,这是我的工作证,我找你了解点情况。”

看到李光海拿出的证件,光膀子男人停止了喊叫。

庄金魁放下刚捡的石头回应道:“哦。俺台湾的爷爷死了,死了,6月8号死的,埋那边了,就埋在单独放荣民骨灰坛的山上,在一座塔里头。”

李光海抬头望着庄金魁,说道:“这样啊,你不要太难过。”

庄金魁一脸冷漠:“我不难过,小时候都没见过,就这几年见过。给我好些吃的,还给我好几千块钱。”

“他有点精神病。”光膀子男人对李光海说。

揉着肩膀的李光海说:“你刚刚打了国家工作人员,知道不?我不跟你计较。你们俩啊,不管有什么过节,以后不要再打架,好不好?”

庄金魁死死地盯着光膀子男人说:“你想抢我香蕉,我这可是要拿到乡上卖嘞,你抢,信不信我弄死你?”

男人尴尬地笑笑:“不打啦不打啦,俺们闹着玩嘞。”

“这事我会向你们村委会反映,以后再也不能打架。庄金魁,谢谢你配合。”

庄金魁突然哭起来,扭头就走。

在男子的带领下,李光海找到了大峰村村支书。他在下午3点完成沿途两个行政村的调查后,再也不想继续干下去,于是骑车朝县城赶去。


四、下坡

同时调查完不通车的侯门乡和县城上的花溪镇后,李光海对3类乡镇的工作均有了大致认识,对全县的调查一天天顺利进行。

时间一晃来到11月16号。皮肤黝黑的李光海调查完红酒镇三两村,终于将工作全部完成。他背着帆布包,一身轻松地返回到镇上。

红酒镇是整个县最大的一个镇,因盛产糯米红酒而声名远播。它距离县城50公里,去一趟需要5个小时。来之前,李光海先和蔡树人打了报告,之后就在镇上住下,这一住就是10天。

李光海来到旅馆旁的夫妻小店:“老板,半只宝丰盐鸡,一碗米饭。”

老板冲李光海笑笑:“马上给你弄!”

老板娘站起来问:“同志,今天不吃咸饭啦?”

“不吃啦,哈哈。好不容易完成咱们镇的调查工作,改善改善伙食。”

老板娘端来一壶茶:“哟,那可不容易,来我们这到处跑,估计要掉一层皮。”

“6月份刚干这活的时候确实晒掉了一层皮,后来皮肤越来越黑,免疫喽。”

李光海检查笔记本的功夫,老板娘把菜端到了他面前,还另外端了一盘咸菜和一小坛红酒:“难得来一趟咱们镇,尝尝我们家的咸菜,顺便喝两口。地道红糯米酒,放两年啦,绝对是好酒。”

“谢谢婶,酒我只能尝尝,还要回县里呢。”

老板摆手:“你随意,我们还要谢谢你一直在店里吃饭嘞,尝尝。”

李光海夹几根咸菜嚼在嘴里,然后倒出一碗红酒喝上一口说:“嗯,咸菜清脆爽口。人家都说糯米酒温吞香甜,可我一个学化学的,怎么喝都觉得酒最大的特点就一个,辣。”

老板走上前:“哈哈,说得好。你别看咱家酿的红酒只有20度,那肯定也是辣。这酒要是不辣,那不成蜜汁喽?”

“那倒是,哈哈哈。”

李光海吃个大饱,勉强将一坛酒都喝了。休息一阵,收拾好衣物后,他开始往县城方向赶。

穿过一个个山脚下的村庄后,李光海吃力地往一座大山上爬坡。来到半山腰时,他四周云雾缭绕,宛若仙境。李光海来了兴致,任由车子向下加速,自己一个劲地在盘旋的山路上喊叫。哗哗的风声中,他在一个转弯处来不及刹车,一瞬间冲出公路。千均一发之际,李光海跳下自行车。车子借力一倒,滑在山坡边上。

李光海拉一下车子又伸脚往下踹:“这该死的工作!”

自行车向下滑动,卡在了不远处的灌木丛里。

走上公路后,望着山下的自行车,望着渺无人烟的大山,李光海瘫坐在地又“啊”一声站起:“石头子都带刺!”

疼痛使他恢复了一些理智。休息一会儿,李光海探着身子缓缓下坡。

“哇!那是谁啊?那不是小李子吗?停车停车!”

一阵“咚咚咚”的响声里,李光海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他缓缓抬头,看到穿着淡蓝色西装的蔡晓彤正站在自己手边。蔡晓彤弯着腰,波浪形的头发摇晃着。她身后不远处是一台不断震动的拖拉机。

朱边生赶紧将蔡晓彤往后拉一步,然后用相机对着李光海拍了一张照片。

李光海张嘴大笑:“真是天助我也!这是我工作4个多月以来最凶险的一天,也是逢凶化吉的一天。”

“来,我拉你上来。”蔡晓彤笑着伸出手。

朱边生拦住她的同时说道:“晓彤,注意安全。我猜他是想下坡把自行车拉上来。”

“有办法。”蔡晓彤快速从车上解开一条粗绳,然后将绳子的一头扔向车子旁边。

“好。”李光海会意,把车上的帆布包和其他东西取下来,然后把绳子绑在了车上。

爬上公路后,李光海向两人深深鞠躬:“谢谢,你们真是及时雨啊。我这4个多月,经历了日晒、风吹、雨淋,不知道迷路多少回,还挨过一棍。这些都赶不上今天遭的难,可没想到被两位同志给救了,真是幸运啊。”

蔡晓彤小巧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她轻轻抬手:“爱卿平身。”

朱边生问:“你是怎么搞的?”

“今天做完调查,饭店老板请喝酒,结果下坡的时候一时兴奋,就没握刹车。”

“你一个高材生,工作时还喝酒?招打!”蔡晓彤说着就往李光海屁股上打,但被李光海快速躲过。

“我这屁股刚被石头子扎到,正疼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李光海觉得蔡晓彤如阳光一般明媚,但却容易失了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所以有时会刻意与她保持距离。

蔡晓彤正要继续打李光海,却被朱边生给拉住了。

朱边生轻声笑道:“幸亏我俩今天送台胞到红酒镇。”

李光海问:“之前不都是林叔和晓彤一起接待吗?”

朱边生用手指点一下蔡晓彤的头说:“林氏台胞今天组团来祭祖,主任和林叔都要去那边侯门乡,所以主任就派我们来这边顶着,哈哈哈。”

蔡晓彤笑着把手甩向开车的师傅:“开拖拉机顶着。”

师傅憨厚地笑出了满脸褶皱。

“也就拖拉机能走这条路。师傅,一会儿路过下面的七彩镇时停一下。”李光海将自行车抬上拖拉机。

蔡晓彤一把拽住李光海的手臂问:“你要中途换汽车回?不是吧?我们救了你,你却抛弃自己的同志。那汽车上是暖和一点,但是我们3个挤挤也不冷啊。”

“当然不会,咱们可是一个战壕的。七彩镇有个修车师傅手艺非常好,我想给车子打打气,顺带换个刹车片。”

“然后跟自行车说声对不起。”蔡晓彤一边笑一边摇食指。

李光海哈哈大笑:“这哪还是我的自行车,简直是我的坐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