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感觉,很多事,我们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就习惯了,一直按照这种思维进行下去,身体也记住了这种习惯,试图一成不变,等到自己真正意识到的时候,发现似乎很难改过来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便喜欢上了跷二郎腿,以至于现在一坐下就想把腿翘起来,就是觉得不翘起来不舒服,违反了人体记忆似的。每当我意识到这样不好,想努力改的时候,通常都坚持不了多久就会败下阵来。就在刚刚,练字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的坐姿非常不雅,眼睛离桌子非常近,于是就开始了我的思想斗争之旅。当我想要有一个优雅的坐姿的时候,身体这个小人都会出来打架,而往往都是他赢,要什么优雅,自己舒适就好了嘛,诸如此类,理智又告诉我这样是不行的,放松可以,但过度了,就成了放纵了。这样一时半会可能还看不出来危害,时间久了,习惯了就很可怕了,自己的身体会强迫自己处于这个舒适的状态,等到想从这个状态跳出来的时候,已经有些艰辛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处于安逸的时间久了,就会渐渐忘记那种奋斗的感觉,想一直都处于这种状态,但是怎么可能呢,没有谁能一直处于舒适区,总要经历点疼痛才会有所感悟吧!人的一生那么长,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或许人的志向不一样,所追求的东西不一样吧,只能保证自己不被暂时的舒适给迷惑了。
在学校的这些年,就是一个极度舒适的区域,自开学以来,总有一种彷徨,迷茫在围绕着自己,觉得似乎毕业就要失业了,有时候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有时候又觉得好像什么都干不了。于是乎就开始了挣扎,这些挣扎就是在与跳出舒适区做斗争,觉得有些不适的,就是有一些成效了。记得之前有句话,现在想来觉得还不错的,生活在底层的好处就是,无论向哪个方向,都是向上。不畏将来,不念过去,把握当下。
虽然对未来依旧觉得不确定,那又怎么样呢?不确定,那就创造出确定性就好了,一步步向前走,选择了就开始努力吧,从大学这个象牙塔里走出来,走出这个舒适区,做自己该做的事,该奋斗的时候就奋斗,不在舒适区里赖着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