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作品为作者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电影目前直逼百亿票房,强调视觉美学效果、恢宏的场景、酷炫的特效、精彩的打斗场景、幽默诙谐的语言等让这部动画电影深受观众的喜爱,观看第二遍后我发现了一些小细节让人细思极恐。
细节一:申公豹为什么在明明知道敖丙没死的情况下,还要坚持用裂空爪召唤四大龙王破坏结界杀哪吒呢?龙王敖光为什么见到重塑肉身即将成功的儿子,还要执意破坏掉结界救出儿子,导致敖丙重生失败呢?
电影里太乙真人正在结界里用七色宝莲给哪吒和敖丙重塑肉身,而龙王敖光的冲动和申公豹的个人恩怨成为了后续故事情节发展的推波助澜,使得敖丙不得不附身在哪吒身上去参加科目考试拿到法器玉液琼浆,复活七色宝莲重塑敖丙肉身。
申公豹这个形象极具野心和执念,他对自己的命运感到不满和不公,因为出身妖族而在仙界和人间都受到歧视和排斥。
这种不公激发了他的反抗精神和对权力的渴望,但他选择了错误的方法,走上了邪路,他的野心和执念使他不惜与龙王合作偷换了灵珠和魔丸,试图通过培养敖丙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从他的行为看出,比起对哪吒的仇恨,他更想灭掉魔丸,他并不在意敖丙的死活。
他是豹妖所以不管如何努力还是受到歧视和不公待遇,无法晋升十二金仙,造成了他性格的扭曲和黑化,元始天尊把培养灵珠和魔丸的重要任务交给了太乙真人,更是引起了他的妒忌和不满。
哪吒是魔丸,他就能够打着惩奸除恶旗号杀掉哪吒证明自己价值,以此获得仙界的认可。
但他一边要杀掉哪吒,一边又帮助哪吒父母运药,人物塑造得非常立体饱满、有血有肉,本就不是纯善或者是纯恶的,零零散散的故事线加起来才塑造了一个立体饱满的申公豹,他是反派的事实没有改变。
《哪吒2》里有了更大的反派无量仙尊,剧里也一直在明示申公豹很多脏事都是替他干的,而私底下又体现出申公豹家庭的礼貌和本人的温柔、勤奋等优点,证明第二部剧情是有意将申公豹的恶转移到新反派身上。
开头屠城也是因为三龙王和熬光的交易,申公豹只是个执行者而不是决策人,第一部中申公豹企图水淹陈塘关的罪也已经在一人挑三龙那里勉强赎罪了。
而龙王敖光等不分青红皂白就破坏结界救敖丙,则是体现了他们对阐教和仙界人士的不信任,他们不相信仙界的人会救敖丙,下意识地认为敖丙在仙界人手中会有危险,于是不顾大局去抢敖丙,关心则乱,直接害死了刚刚快重生的敖丙。
细节二:为什么无量仙翁喝了哪吒有机尿液的甘露池里的甘露水会觉得味道浓郁,回甘无穷,还吩咐手下下次按照这个加工工艺加工呢?
无量仙翁并不是树妖,他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设定是南极仙翁的冒名顶替者,真身是南极仙翁的法宝龙头拐杖。属于木灵,对尿液这种有机肥料敏感是植物的天性。
虽然在电影中他展现出树妖的形态,但这只是他的幻化形式,并非其真实身份。
阐教二代人族出身的应该只有姜子牙,南极仙翁本就是世间第一棵桃树修炼成人,准圣修为,不在十二金仙之列,跟燃灯一起协助元始天尊管理阐教。
细节三:申公豹的爹申正道为什么要带领门下众弟子投降呢?结屋彩弹里申正道为什么没被炼成丹呢?
申正道的战斗力直逼金仙,个人格斗能力和特殊法术太强了,比龙王还强更强,而且他们没有阐教的资源。
无量仙翁才会说出那句没有妖怪一半努力,看似赶尽杀绝,实际上他已经预知到了未来妖族的崛起,必须要先下手为强,等那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还能有点话语权。
申正道不是打不过哪吒,他投降原因是看到儿子申公豹所在的阐教来抓他,他不是打不过哪吒,他是为了自己儿子和弟子的前途,怕在儿子同事面前失礼,又想让弟子们可以上更好的学校入正道修炼成仙。
所以自断一臂又配合没有反抗或逃跑,他起来行礼的那一刻就像农村的老父亲,看到了儿子的同事怕给儿子丢脸赶忙上前行礼,唯唯诺诺去讨好别人,这让我们看到了申正道作为优秀的长辈的正义和大爱。
最让人难受的是,申正道以为弟子们会得到教化,却不知道都被捕去炼成丹了,他被蒙在了鼓里。
他只看到底层出身的小镇作题家申公豹在阐教升仙了,申公豹也没有告诉过他阐教的所作所为,所以他一直在内心里保持了对阐教的向往和尊重。
当然,电影里面还有很多其它细节,由于篇幅原因,后续再一一探讨。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电影给我们展现出了一个不一样的善恶观和世界观,妖不是就全恶,仙不一定就全善,也促发了很多思考。
作者:陌小诺,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眼睛记录风景,用文字思考人生,听风耳语,偶有顿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赚万贯钱,用有限的人生体验不一样的精彩!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