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问您做的这个东西叫啥?”我站在一家早点店铺门口,指着老板娘刚从油锅里捞出来的食物问到。
“大肚卷圈,油炸面筋,油炸藕盒茄盒”。老板娘边用天津快板的语速说着边熟练的把炸成焦黄色的食物从油锅里捞出来,迅速又把包好的卷圈放进油锅里,锅里的油便如喷泉般翻了起来,香味扑鼻。
“哦,明白了,谢谢啊!”
“甭客气,里面有天津特色小吃锅巴菜,进去尝尝吧"。老板娘听出我的外地口音热情的介绍着,我看了看店铺名"刘姨大肚卷圈店",这位就是刘姨吧。
早上七点左右,太阳懒洋洋的趴在街对面民房的屋顶上惺忪的照着周围,就象周日玩了一通宵的上班族周一来到单位的状态,只是为了赶早签个到,然后应付着开始一天的准备工作,顺便偷个懒再睡一会儿。借着太阳还没缓过劲儿来,热量还没释放出来,天津卫的小巷中已经开始预热了起来,尤其是居民小区的街面上,各种早点铺子都把小桌子摆在了店外,已有赶早的人坐着吃着早餐。我正寻摸着该吃点啥,听刘姨这么一说就走进了她的店,点了一碗锅巴菜和一份天津大饼,付了三块伍。
等我从老板手中接过这碗锅巴菜开始,口腔内便分泌出唾液需要吞咽。我开始嘀咕,“这是啥做的,瞧着还挺好吃”。
“绿豆煎饼做的”,旁边吃早餐的大哥搭话了,“这是把绿豆煎饼切成细条,然后调上拌好的卤汁,放上小料,再搁点辣椒就齐了”。大哥咬了一口夹菜的大饼接着和我说,我才注意到大饼有好多层是可以夹菜的。“这其实是山东的做法传到天津的”。
“是嘛?!“我附和着。
”这锅巴菜呀,还是乾隆爷微服私访时吃过后御赐的名字,......。“每个地方的特色当地人都会不自觉的给它赋予一段传奇故事用来流传。
我已等不及他说完就开始吃了起来,果然别具风味,咸香可口。我抬头朝那位大哥点点头说,“嗯,好吃”!等我吃完走出门口,老板娘冲我喊,“来,送你个卷圈尝尝,也是天津特色。”我直接被天津人的热情给干懵了,好象让外地人感受当地风土人情是他们每个人的义务似的,还有那说快板的语气,更显得天津人风趣幽默。
和刘姨道别后沿街看着开张的早餐店,有卖豆浆油条的,有卖煎饼果子的,有卖包子馄饨的,还有各种天津大饼子卷菜,想卷啥卷啥,起了个名字叫“大饼卷一切”。没走出多远就闻到有麻花的香味飘过来,顺着香味寻过去是一家小作坊,里面有一部小型机器在有节奏的吐着扭曲的小麻花,老板顺势抄起大铲子把麻花下到油锅里,另一边有人已把漂起来的捞出控油,前台排队、称斤、装袋。十元一斤,我也买了一斤甜的,送了我几根咸的。
看来品尝当地特色是来这儿的外地人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