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教授说:哪位老师每天写1000字文章,写十年之后,如果成不了名师,愿意赔偿10万元。
1000字不是我的下限,1000字同样也不是我的上限。
我写作的目标不在于成为名师,而在于文字可以记录我的生活,文字可以疗愈心灵,沉浸在纸笔的世界里,你会觉得生活如诗歌一样浪漫而美好!
同时,我也在尝试,看看大量的读写能不能改变自己人生的轨迹,一个中年老师能否通过读写实现自我成长,自我改变!
很多老师认为自己没成长,是没有遇到识人的“伯乐”,没有人培养自己。环境因素,是自己周围没有人愿意读书,所以自己觉得读书很孤独!
其实错了,很多时候,成长是孤独的。
只有主动学习,我们才能遇到对的人,才会遇到你的精神导师,你的成长导师,还有尺码相同的同行者!
说起外出培训学习,我特别感谢12年所在的农村学校派我出去的两个月的国培,(因为培训在暑假,没人愿意去)。
那时候我就近距离的接触了余映潮,魏书生,王君、黄琦等专家。
小小的我也由此喜欢上了王君的“青春之语文”激情洋溢的风格以及她提出的:“语文老师,善读才能善教!”
这么多年,每次备课、讲课我也一直在模仿,但从来未超越!
原来在十年之前在我刚走上讲台不久,我就已经接触了大量的专家名师!
再后来的十年,我也深得学校栽培,有一些零零散散外出学习的机会,但没有这样的集中式的大量的接触名师的机会!
那次培训应该说给我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年纪小小的我很快便凭借着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拿到了语文评优课一等奖,并受教研员委托给全县初三老师做二模复习观摩课(那是我第一次带初三)。
那时坐在台下的有各个学校抓教学的领导,有各个学校优秀的初三年级组长,资深语文老师……我不知道我拿来的勇气在那里班门弄斧!
好在当我讲完之后竟有很多老师主动跟我要课件!
因为这次还算不错的表现,很快教研员又安排我给全县初一初二老师们做语文观摩课,我讲了对初二学生有些难度的的《春江花月夜》,三个老师同课异构,而我年纪最小,又排在最后一个,自然压力无限大!
但是我还是凭借着独特的文本解读,赢得了老师们的赞扬!
讲的好或不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敢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只要接到任务,接到安排,我肯定会全力以赴去准备!这叫“责任驱动”!
准备到什么高度我不知道,但一定是我认为的最高度!
同样是在12还是13年,全县选一名老师去市里参加微课制作培训,我像中了100万似的跟着教研员同行。
我记得当时郭老师说:你在师大跟着林老师读的研啊,拿我可得好好培养你!”
现在想来郭老师那时候是真的在一心一意的栽培我,给我机会历练成长,连我们学校主任都半开玩笑说:“郭老师想让你做她的接班人!“
可是初出茅庐的我,哪里知道什么是培养,哪里有什么职业规划,我只想守着我的一亩三分田,守着我的孩子们,把他们送到更好的高中,我觉得把他们培养使我最大的成功!
所以当郭老师让我报市里评优课时,少不更事的我果断拒绝了!
以至于再后来,若干年之后,当我走出大山,来到市里,当我再想上的时候已经没有机会了!
我想说的是: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培训学习已经不再像十年前只是一些人的资源!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教育资源铺天盖地,纷至沓来,只要你想成长,你想学习,你就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师傅,然后专注的拜师,找到尺码相同的人,一路同行!
你想进步,任何人都阻挡不了你!
同样,你不想进步,任何人也都拉不起你!
有人说:每个人都要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我自然没有什么影响力,但是我很愿意以自己的经历让一些年轻的老师少走一些弯路,我也愿意以自己的读写带动一些人,我们一起成为“读书的种子”,以我们的成长影响更多的人主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