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我看来,一个人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自我的发展状态可以是完完全全交由自己手里来决定的。在读过该书后,渐渐的发现事实上在生活中自我其实在面对很多事情做出选择和决定的时候是会不由自主地受到父母的影响并且模仿其父母做决定时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可以说“我非我”——我们在某些程度上是我们父母的延续者,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复制者。正如书中所给的那个例子,神学家艾伦·琼斯所说的那样:
我们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几乎很少有人有独一无二的人生。我们的一切(包括我们的情感),似乎都是“二手的”。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只有依据二手材料,才能够让自身发挥作用。我可以信任一个内科医生,一个科学家,一个农民的话,我本来不想这样做,但我不得不这样做,他们提供的可能是各自领域的核心知识,而对那些领域我一无所知。关于我的肾脏的状况,胆固醇的作用,饲养小鸡的经验...这些完全是二手的材料。
作者在成长与信仰这章中提到了一个观点即“自我的小宇宙观”,其代表的含义指的是自我旧有的观点。回忆贯穿全文的主线的主题是---人类的心智成熟之路,每个人如果想要获得心智的成熟就要敢于修改个人的小宇宙,去面对和拥抱一个更大范围的概念即是现实世界相对科学的世界观和信仰,即“科学的大宇宙”。在开头提到的被复制粘贴成长而来的二手的我们这个概念中,二手本身这个名词就代表了旧的意思。所以在这里我们非常明确的可以看到一个事实---就是我们非常需要并且必须和旧有的自我进行战斗。但事实上这个战斗的难度会更高,因为我们需要去面对的,去纠正的错误的思想观念不是我们自己的,而是属于我们的父母。
联想到个人小时心底最深刻并且清晰的一个声音---一定不可以受到父母的那个行为的影响,即,不可以在自己的人生里养成类似的行为方式,要成为一个和父母不一样的人。之所以这个声音会如此坚持地发声,大概不仅是因为作为改行为模式后的受害者很明白在该行为下对一个人的心理伤害程度的激烈和深刻,也因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从小就被灌输在脑海里。无法否认的是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里的确会受到父母行为方式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甚至很多人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将自己人生的选择权交给了自己的父母,自己即使是在成人的年纪也无法独立的做出决定。有些人看得到也辨别得出父母的一些行为背后其实是错误属性,从而也会像开头那个自己一样,也在内心中不断的冲着自己呐喊得以挣扎出来着父母陈旧思想束缚的牢笼。但更多时候,我们是无法及时地认识到那些具有迷惑性的欺骗和伪善行为罪恶性质的本来面目的,与此同时我们甚至只会被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同种性质的行为方式。如此发展下去这个人就注定失去了获得自我成长和心智的成熟的机会。对于每一位渴望成长享受自我突破的自我人生的开阔者来说,面对这种被截取了支撑自己去飞翔的翅膀的局面,无疑迎来的不是得过且过的苟活而是只有自取毁灭这一个结局。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子女的孝顺和父母对子女人生的指导已是在中国的历史扎根已久的事实,而让父母承认自己教育方式的错误和反抗其对子女错误的人生指导(甚至是控制)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因为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我做的决定是错误的,而对方才是正确的,更多人采取的是逃避的态度。
所以在修改个人的人生地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有些时候在你成长到某一阶段的时候你面对的不在是陌生人的挑战,而是来自身边最亲近的人的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