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词故事:瓶颈、深度、评估、认识。
瓶颈是制约,深度要吃透,评估是分析,认识是反思。
瓶颈是制约
瓶颈一般是指在整体中的关键限制因素。
我们创业起步,制约我们的因素有很多,关键因素就是害怕钱不够。
要花钱的地方有很多,刚刚起步又不是财大气粗,我们恨不得是一元当十元花。
有了产品,没有好的策略,销售局面打不开,不能变现,我们的库存就会出现积压。
这些都是我们在创业路上要考虑的。
我们学习也是一样,兴趣需要培养,兴趣经过了一段时间会出现瓶颈,突破了瓶颈,兴趣就能够变为特长。爱上那种与自己的惰性做斗争的感觉。
我们只有不断地历练,才能在那些瓶颈没有形成之前,将其消磨掉,否则一旦那些瓶颈形成,就有可能成为桎梏我们一辈子的屏障。
冲破瓶颈期,就是新的自我,我们创业会一直遇到瓶颈期的,我们就要不断去冲破瓶颈期,冲破就是新的自我。
深度要吃透
我们创业要对自己从事的行业、职业有充分的了解,不能一知半解,因为一知半解出现问题时,我们就会慌乱,不知道如何面对,比如销量不好,如何打开销路,那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知道原因出现在哪里。
对行业有了深度的了解,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就会去全局考虑。销量不好就会去考虑,是产品问题,是价格问题,是渠道问题等。
评估是分析
我们创业要对自己有一个评估,公司有一个评估,团队有一个评估渠道有一个评估。消费者有一个评估。
只有对各方有了一个简单介绍评估,我们就知道如何去协调各方为自己服务。
我们不去做评估,我们想要打开一个区域市场,我们不去做评估,盲目上阵,脑袋一拍就做了。
合作伙伴没有甄选,渠道没有有限搭建,价格体系也不完整。就在某一区域开始做了。结果是关羽败走麦城。
认识是反思
我们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我们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但是我们能有几个人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我们创业时,那是想法膨胀,信心满怀,我要做成什么什么企业,打造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
其实有这样的想法,是自己有点飘了。清醒的认知是我如何在自己的资源还没有用完之前,我们销售回路打通了没有,只有循环打通了,我们才能是先解决了生存问题。
在我们实操一些项目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瓶颈。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突破项目各阶段的瓶颈的。
做之前,深度了解项目,评估成功概率。
首先,在选择一个项目之前,要对项目所需核心能力、运作模式、适合性格等,有一个深度了解。这样才能够在最初有一个成功概率评估,减小机会成本。
拿我一次失败的经历来说,我最开始对淘宝客内容感兴趣,身边也有一些宝妈在朋友圈做代理淘客晒收入,在这些刺激下当即决定要做淘客项目。
做了项目才知道,自己的第一批销售,全部是在消耗他人对于你的信任,不是因为你的产品好。
我们想要长期做一个项目,自己只是想到了第一步,没有想到三步以后。想到了三步以后,这个项目才是可以做下去,只想到了第一步,那就是试个水。
因为,认识自己是最难的,但往往也是最重要的。人为什么要了解自己?因为自己的性格、能力倾向、天赋、价值观、兴趣、动机模型等等这一切底层人格,80%决定了我们能干好什么事,干不了什么事。小白可以借助一些测试工具初级浅层地了解自己,在测评结果也能看出来自己的雷区在哪里。
总结一下,我们在选择项目前,先要深度了解项目,评估成功概率,了解项目底层逻辑,不要急于求成;感到迷茫的时候,可以花钱请高手来解惑;选择项目的时候不要被自己的主观意愿影响,而应该掌握决策模型。
做项目完多思、多想、多看、多做,那样我们才能打破自己的瓶颈,不断加深对行业,对产品的了解深度,让自己对于自己,对于行业,对于产品都有一个新的认识。我们做市场,搞营销,都会有一个系统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