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存在一个极大的思维误区
尤其在关系比较密切的亲子,夫妻,家庭之间
表现的更为明显
这个思维误区便是,
“真实的事实等于真实的感受”
意思是,打个比方
作为父母的我们,对孩子说的话,做的事,都是因为爱你。所以,在我看来,我说的话,做的事这样的事实就等于爱你的感受!那你就应该这样去想,这样去感受,才对!(注:这里的你,指孩子)
作为孩子的我,听到父母说的话,看到父母做的事,OK,不等于我就要和你们有一样的感受!你们的感受是你们的,而我的感受只有我自己明白!我感受不到你们的感受,请不要将你们的感受强加到我的身上。(注:这里的你们,指父母)
也就是说,沟通交流的双方,在对彼此的言行举止的表达里,不管是外在的表现(即真实的事实),还是内在的感受(即真实的感受),实际上是存在差异的,即在彼此的思维误区里
举个简单例子来看,
比如,父母很用心地为孩子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即真实的事实),父母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爱(即父母的感受)
但,孩子却不开心,或者伪装开心(即真实的感受)
所以,在这里,对于父母为孩子做的丰盛的晚餐这一真实的事实(来自父母),并不等于真实的感受(来自孩子)
如此可见,这份亲子间的爱并未接通,并未流动起来。
而之所以出现上述的问题,其实就在于彼此之间的思维认知存在差异
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事前沟通,确认核对
即懂是爱的前提
如此,爱的表达才有机会被对方接收到
即父母对孩子表达的爱,刚好和孩子认为的,需要的一致
如此,才是有效沟通,才是爱的表达
如此,真实的事实,才有可能得到真实的感受
祝福你,
在做任何沟通交流给爱之前,先去了解对方的需要和表达
以便,你所做的真实的事实,能让对方有个真实的感受
如此,爱,便连接,便流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