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2021年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就业年度人物 顾兴龙
每个成年人的心里,都有一个看不见的角落。或多或少,在这里会堆积着诬告与指责、愤怒与悔恨、辛酸与苦楚,还有不可言喻的百般无奈。在这两年多的生活里,渐感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反反复复的彻夜失眠让杂病由心致身,夜静更阑时对命运前途的担忧甚至接近到绝望。怕这去日苦多,于心力交瘁、踌躇不安之际,再三修静斟酌,用拙笔粗落此文。我并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故事,只求在追忆过往跌宕起伏的心灵触动中,找寻一个真实平静的自己。 ——起笔心语
(一)童年伊始,错误一遇
事情还得从二十多年前下笔。也许,本就不该在一起的两个人,阴差阳错地相遇后,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应发生的结果。我的父亲叫顾寿祥,1963年 4月生,是江苏省如皋市常青镇人。我的母亲叫王芳, 1975年6月生,原贵州省大方县人。94年之际两人在贵州相识后,母亲自愿随父亲来到了如皋生活,简单地举行了结婚仪式后也没有去登记领证,在95年的夏天生下了我。这中间曾发生过什么,母亲是个怎样的人,我至今无从得知。只是后来从我奶奶、父亲和街坊邻居们的议论中,脑海里才大概有了一些轮廓:她一米六多的个头,圆脸、小眼睛、皮肤黝黑;逢人说话比较粗犷,身材结实略显发胖,干起庄稼活来着实是个好手;还有大多讲她是个“蛇蝎心肠”、“抛家弃子”的毒妇。幼时的我并不懂事也很难去理解,现在来看,凡事有因必有果。可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她对我的生育之恩。难过的是父亲至今依然无法释怀,每每回想起过去,仍旧悲从心来。
当一个人想离开的时候,绝不会一时兴起,怕的是你长久地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也无济于事。心不在了,就放过对方,也是放过自己。97年时父亲为了生计在南通(外地)打工,奶奶和母亲在家养猪种地,照顾着刚满两岁的我。一天深夜,母亲偷偷带上家中所有值钱的财物,并提前取出父亲积攒了多年交与她保管的1万余元积蓄,便丢下正在熟睡的我离开这个家。我不知道母亲在离开之前是否回头看过我,只听奶奶说走之前她在家中四方木桌的桌腿下压了一张5块钱。从那个时候起,我成了一个没娘的孩子。
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有些人即使一辈子不能见面,心里也会永远挂念着。二十多年光阴离去,每当风雨交加的寒夜里,我时常幻想着妈妈有一天会不会突然地出现。直到今天,每当耳旁响起那首《世上只有妈妈好》时,我的泪水依旧会在眼眶里打转,但始终要忍住不让它掉下来,尽管我很奢望见她一面!可生活里总有一些事突如其来,有的人离开了就是离开了,留下的人还得继续。
经人捎口信,父亲在工地二十里路外的公社(邮局)接到了奶奶从村上打来的电话,得知消息后泣不成声,连夜赶了回来。一到家,便到处奔走打听,可寻找未果。父亲心急如焚,容不得片刻停歇,登在亲戚们门前失声痛哭,总算勉强凑齐了路费。回到家饭也没吃一口,就抱上我匆匆踏上了开往贵州的火车…我们千里迢迢赶到大方县后又翻山涉水,几经周折(那时交通并不发达),好不容易才在贵州的长石镇找到了母亲。碰面后,父亲苦苦哀求母亲,说看在娃娃(我)的份上回家好好过日子。可是任凭父亲再三地挽留规劝,母亲自始至终都面无表情,死活都不愿意随他回去。甚至为了让父亲尽快带我离去,母亲竟设计在夜里将父亲哄骗至一处荒山上,找来了一个持刀的高个子壮汉恐吓父亲。
那时的社会治安并不乐观,父亲请了当地的公安来协调处理,却没有得到任何结果。伤心透顶的父亲悲愤交加,当时恐怕已经失去了理智,将我托放在一农户家中后,便去黑市买来了汽油,一举烧毁了母亲家的前屋,所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随后,父亲被当地公安抓进监狱,关押了两个多月后,经亲友们四处筹钱交罚款、找人求情打招呼,并且自身反省过关后,总算被保释了出来。父亲后来回忆说,我这一生最开心难忘的地方在贵州,最痛苦深刻的回忆也在贵州。若不是带着你在身边,我誓死要和他们拼命。在这之后,父亲彻底死心,常在无尽的深夜里独自忍受着各种无法想象的身心煎熬…
回到家后,父亲整个人的性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他总是蓬头垢面,嘴里紧紧叼着香烟不断地猛吸,老喜欢一个人倚坐在门前,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也很少去工地干活了。这件事情,在街头巷尾犹如“国际新闻”一样炸开了锅,我们一家走到哪里都有人指指点点,有人带着异样可怕的眼神:寿祥老婆跑了,寿祥成光棍了…这些闲言铺天盖地、漫天袭人。父亲的脾气愈来愈差,每当稍遇不顺心的事,就会带着铺天的怒火一脚踹开房门,冲到我和奶奶的睡屋里,怒目圆睁地手指着我们,跺起脚就张口大骂,吼道是奶奶气走了母亲。
那时,我最害怕的就是每晚月牙儿尖挂上天幕。正因为害怕,我就站在家门口扯着嗓子骂喊父亲“你个打枪妹去哪儿了?求求你快点回家”,一直喊到自己声嘶力竭、涕泪俱下!好不容易盼到父亲回来,可耳旁又接着充斥起他的怒吼声和奶奶的哭声。连几个房间的木板门也无一幸免,都被他踹得面目全非。可惜父亲那时不知事已至此,母亲的离去无论他再怎么发怒都是无济于事的,怒火焚身伤害了自己也会烧伤爱你的亲人。
(二)幼年清苦,父爱难舍
我上幼儿园后,家中愈发贫苦。有一天我蹲在村口的西瓜摊旁捡别人吃丢剩的瓜皮,窃喜这上面还带着点点红瓤,正啃得津津有味时,这一幕恰好被上街找我的父亲撞到。父亲整个人先是一愣,接着俯下身一把抱起我,紧紧地搂着我失声痛哭,咬咬牙当即给我买了个大西瓜。直到今天,那个西瓜香香甜甜的滋味还在我的心头回味。
那天过后,父亲在家便常牵上我的小手,伴他一起出门走四方。从黑暗里逐渐走出来的他明白要化悲愤为力量,又跟着村里的包工头去远方重启打工之路。他每回出发时的模样是我最心疼的怀念,肩挑着一根宽毛竹扁担,在两头各放一个蛇皮袋,靠里处挂着红盆白桶,里面盛着锅碗瓢盆、柴米油盐,还有奶奶做的晒得发黑的老咸菜…
有人说没娘的孩子像个“草”,可却忽略了草的生命力也是很顽强的。父亲外出打工后,基本上一年到头才能回来一次,奶奶和我祖孙俩就在家相依为命。一些童年的往事,依稀会在脑海里穿梭。最开心的是傍晚一手抱着小板凳,兜里塞满炒花生或者蚕豆,一手拉着奶奶的手,祖孙俩走着去办事的人家观看童子戏、黄梅戏、二人转。丰富有趣的便是和小叔在一起的时光,我常背着鱼篓跟着他去河里摸鱼捞虾或者腰胯着小布兜儿随他去田里捉野兔。我们镇上的幼儿园、小学和初中聚建在一起(直到今天),从家到学校是一段两三里都不用拐弯的泥泞直路。每天我独自上下学,冬天出门时的景象尤为深刻。茭白的月光洒在冷冰冰的小路上,我肩挎着奶奶用碎蓝花布做的书包,抬头看看天上闪烁渐稀的星星,任由空气里的寒气不断浸湿、穿透老棉鞋的鞋底,脚底板凉飕飕的感觉使得脚步反而更加地轻快,伴着踩雪的“吱吱”声又是第一个提前到校。
(三)学堂过往,被辱于时
冷雪、寒冰我从来不畏,可人情的傲慢、冷漠却冰凉刺骨。进入学校的学习生活,不得不提到“校园暴力”。 尽管这个话题不符合我文章的主旋律,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管理制度健全、所谓高度文明的社会,它一直都被放在社会问题的角落。连诸多成年人都感觉这只是孩子间的玩笑,觉得无伤大雅、小题大做,但它的的确确地真实存在着。
从我遭受校园霸凌的那天起,我尝到了满面泪水刺鼻扎喉的苦味,深刻见识到了一些所谓“懂礼貌的学霸”、“在家单纯听话的小乖乖”能险恶到什么程度,也从侧面意识到自己家庭的特殊性将带来怎样的 “不如意”。那些同学看着莫名其妙实则丑陋凶狠的行为至今历历在目:课间抢走我的水杯,尿完尿后再端给其他同学一起参与;在上下学的路上一看到孤单的我,就追着向我丢石子;在我过生日的早上,一记重拳把我打得鼻出血…
世道里夹杂着变坏的角落,从小时侯的群体“狂欢”便可见。他们看着我一路跑、一直哭,经常会得意地手舞足蹈、哈哈大笑,如同一帮人聚在一起喝酒“庆功”一样,而欺人者的“口号”大多就是 “我就看你不爽”、“不服你来打我呀”。在两年前,我回家乡验兵体检时,碰到了其中一些人,他们看我的眼神里畏畏缩缩,我便明白过去的“痛点”是过去了…
时隔多年,我也希望“时间会抚平一切”,但讲这句话的人可能从来没真正受伤过,我心底始终无法原谅一群曾经将我欺负到地底,却始终没有给我一个道歉的人。但我不会再去计较追究,那些人的名字我永远不会讲出来,深知不宽恕他人亦是束缚自己。这会让自己此生都生活在仇恨的苦海中,把自己变成对社会怀揣着深深恨意的狭隘小人或视人如虎狼的懦夫,甚至误入歧途、堕入万丈深渊。善大莫于恕,于我而言,苦难就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那时的我恨他们,恨老师,恨家庭,更恨我自己的懦弱!我曾把情况告诉给奶奶、长辈、老师,可等到的只有大人不以为然的回应:“为什么他们就单欺负你,不欺负别人呢?”正因为了解这句话背后的痛苦,所以现在有孩子和我说同学如何无理欺负他的时候,我都会选择站在他的身边,相信他、守护他,教会他们如何强身自卫。我绝对不会说出那句可笑可怕的谬论:它默认这个世界的一切行为都是合法合理、公平公正的。
在他们看来,受害者的所得即应得,“你若遭遇了不幸,一定是因为你自身哪里不好!”或是“只要你怎样怎样,就不会遭遇那样的不幸”。 尤其令人痛恨的是近几年,一些恶性校园暴力事件被报道后,某些不怀好意的公众舆论却倒向指责被欺凌的人,满眼乌烟瘴气的恶毒评论里反映了多少 “蛆虫”低劣而卑下的心理。这些高高在上的随性“批判”,只会模糊甚至掩盖了事情的真相,不但助长了欺凌的不良风气,还扭曲了心智尚未健全的孩子们的价值观!
(四)贫苦中求自立,亲情里念感恩
母亲带走了家中的全部财物一走了之着实洒脱,可父亲在找寻她的过程中又欠下了亲友不少外债,家里那几年的生活就变得异常拮据。现在常听身边的朋友回忆小时候家里的穷苦,说的是半个月才吃上一顿肉,我个把月里要能吃上一块豆腐便感觉十分奢侈了。一年到头几乎每顿都是吃着地里割的长了一茬儿又一茬儿的炒韭菜,偶尔的加餐就是草棚里母鸡下的蛋破碎后没有办法变卖了,奶奶煮饭时就会给我蒸个鸡蛋羹。每逢七月半(鬼节)、清明节祭奠先人时我却是有些开心,因为奶奶一定会包韭菜花生米馅的饺子,同时准备上两到三个 “大”菜,像红烧马鲛鱼、青菜豆腐汤或者青菜炒蛋白肉,我常就着菜扒米饭吃到肚皮鼓鼓的,那味道可真叫一个香!
吃的不好身体难免瘦弱,身上穿的衣裳更不用说。记得有次我评上三好学生后,奶奶奖励了我一件黄棉马甲,再这就从没买过一件新衣服。鞋子多是奶奶用针线纳的鞋底做的,衣服、裤头、袜子都是好心的街坊邻居家大小孩儿穿剩送我的,有的衣服穿上就像是大褂子。平时奶奶顾着照顾我的吃食,很少替我身上打扮,本身自己又顽皮喜欢到处跑闹,衣服裤子容易弄破,破了就缝上补丁,加之常常两个黄鼻涕往嘴唇上一挂,别人对我的印象便是脏、破、旧。
在村子里,不管是遇到陌生或熟悉的长辈,都常在我面前莫名地唉声叹气:这寿祥家的孩子,命苦的娃娃哦!你看看我们家孩子多干净俊俏,这“脏”孩子穷酸得竟用菜叶子擦屁股…在这些无力反驳的言语下,我心里一次次萌生失落,以至于后来去同学家玩,他们家长问到我是谁家的孩子,我几乎都没勇气说出口。我也想像同学们一样有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去商店买馋人的泡泡糖、麻辣条、“唐僧肉”、蓝猫淘气牌干脆面…买玩具手枪、溜溜球、奥特曼卡片…生活上少了一份依赖,就多了一份在困境中的磨炼,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家庭环境恰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正因为这些物质对比上产生的羡慕,我下定决心要自己动手去挣钱,走自己想好的路,让别人少一些冷嘲热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