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3:你对拖延症有多少误会


图1:手账笔记

一、小剧情

在一家国有企业里,项目总经理要求两位下属(小A、小B)做同一个方案。谁做得好,就采取谁的方案。

一天,临落班前还有5分钟,职员小A向同事小B说道:“小B,你方案做好完了吗?”

小B说:“还没?不急。"

小A说:“难道你就不着急吗?我都想了好几天,才有一丝头绪。”

小B接着说:“那就不想呗,反正到期限最后几天,压力就会自动来了,灵感也会跟着不断涌现,那方案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小A说:“我能像你这样就好了。我还是继续加班吧。”

小A和小B都是在最后期限交的方案。

这一次,采取了小A的方案,小B自然是不会在乎,方案不是你就是她的。

可是一连几次,经理全是采取小A的方案,小B就已经按耐不住。

她心理嘀咕着:小A明明就是刚进来不久的职场小白,我怎么说都是职场老司机了。做方案都是拖到最后才交,按经验我比他丰富得多,按知识我比他积累地多。难道小明跟经理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带着这样的疑问,小B决定暗中观察小A,他心里盘算着一经发现小A的不良举止必须上报领导。

在观察中,小B开始对小A的态度有所改观了。

小B发现,小A之所以把方案拖到最后是因为做方案前做大量的资料搜索工作;有时候对一个明明已经很成熟的想法而不断地找茬;有时候也会对一个众人不看好的想法而做着很多的尝试,甚至找人来进行谈判等等,这样一来一回就用了很长的时间。而反观自己,之所以把方案拖到最后还能勉强完成任务,只不过是应付式,吃老本。


图2:拖延症与创造力关系图

二、拖延症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都不喜欢拖延症,也经常会做各式各样的工作清单来避免拖延症的发生,可到最后能完成的也就是一两件事。

那拖延症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TED《你们误解了拖延症》讲到,拖延症会导致生产力的下降,但也可能会是新创造的拖延。而这样的拖延行为让你有时间发散性思考。

也就是说,拖延症并不像我想象中那么的可怕。per-crastinators(先驱者)与procrastinators(拖延者)在创造力上没有区别。只是提交时间作业长短不同而已。但是在这两者之间originals(原创者)却有很高的创造性思维。他们很早就开始着手工作,而最终完成的却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原创者不必最先行动,他们需要做得不同,做得更好;原创者不必做开荒者,他们需要做繁衍的工作;原创者不必拥有超前想法,他们需要有不断完善想法的坚持和毅力。


图3:拖延症

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失败这一词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禁忌,人们都不愿面对它。可是对于成功者来说,最不愿面对的是不愿去尝试。每个人都会有梦想,常常听到人说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凡有一些想法的人,都会不安于现状却没有拿出哪怕只有1%的勇气去尝试。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悔恨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我们没做什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周我们开始学习掌握自己的生活。不过,也会有崩盘的时候。崩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感同身受的拖延症...
    Jean_zz阅读 11,084评论 2 36
  • 拖延心理学-Jane B.Burka&Lenora M.Yuen 序言 “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
    际弋阅读 11,235评论 0 27
  • 本书导读 原书共246页,总计25.7万字,拆解版大约2.5万字,你仅需要1小时20分钟就可读完这本书。 你上班经...
    惜她阅读 8,428评论 0 9
  • 自从上周上线了『定制版无讼名片』,朋友圈就被它强势占领: 甚至引发了律师之间连锁反应: 律师纷纷精心定制好自己的电...
    杨不正阅读 5,485评论 0 0
  • 每天进步一点点 先上图: 下面是步骤: 1.先画个圆,border根据自己需要了,我设置为30,这样明显一些。fi...
    5f375ff95999阅读 9,085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