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经过2周的集中思考和学习,从一开始的毫无方向到现有稍微有些眉目,初步梳理了数据、信息、知识、技能、才干、能力、智慧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与网友的互动,让我有了对同一事物不同维度的思考,这是一种激发式思考的体现。不过还远不够,需要再对每一个具体概念进行深入地思考,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和需要习得的技能。
随着对一个点思考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发现自己懂得太少了,我想这是必由之路,坚持过去就是成长。随着不断积累,终将产生复利式的增长,对此我200%地自信。
当公元前3世纪的旅行家安提帕特提出“世界七大奇迹”的时候(它们分别是:埃及胡夫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尔忒弥斯神庙、奥林匹亚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罗德岛太阳神巨像和亚历山大灯塔),他一定想不到,几千年之后有一个叫爱因斯坦的人把“复利”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简单地说:复利就是指A导致B的产生,同时B又反过来增强了A,这样的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如果用数学公式来表示就是F=P*(1+i)^n,F是终值,P是初始值,i是值A产生B的效果,n是指这个循环运作的次数。显然,在初始值相同的情况下,A产生B的效果越强,循环次数越多,终值则越大,而且最重要的是,循环的次数小的时候终值的变化并不明显,但随着循环次数增加,终值就会出现几何时的增长,这就是复利增长效应。
有一个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复利的威力:当舍汗王向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国际象棋发明人)打赏的时候,这位宰相回答:陛下,请您在围棋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赏我1个麦粒,在第2个格子赏我2个麦粒,在第3个格子里赏我4个麦粒,在第4个格子里赏我8个麦粒,以后每一个格子的麦粒比前一个格子多一倍,以此类推赏给我满64个格子的棋盘的麦子即可。国王觉得这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就命令给他这些麦粒。当人们把一袋一袋的麦子搬来开始计数时,国王才发现: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粒全拿来,也满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
那么,宰相要求得到的麦粒到底有多少呢?总数为:1 + 2 + 4+ 8 + ……+ 2^63 =2^64-1 = 18446744073709551615(粒),也就是1844亿亿。
每一次说到复利,我都会想到这个例子。当我们知道了第64个格子的麦粒数量后,就能够理解并接受第1、2、3个格子的少得可怜的麦粒数量。
个人的成长也是符合复利增长效应,我们要做的就是每天不间断持续地进步并且不断增加进步的幅度(增大A产生B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不断地让我们的进步累加产出新的进步,持续地循环这个过程,最终我们将一定会惊讶于我们的巨变。对此我深信不疑,并且盲目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