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仲秋季节。某天,家中来了一个英俊男子,带着一个3岁的小男孩。
男子个子较高,皮肤白皙,长方型脸上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双眼皮。小男孩脸盘稍圆,长长的睫毛下是一对清澈的大眼睛,也是双眼皮。小男孩穿一身干净时髦的衣裳,搭配一双小黑皮鞋,好看、精神、惹人喜爱。
那就是穆莲的父亲带着自己的大儿子(继母所生,后来继母又生了一个小儿子)回家探亲。那是穆莲印象中第一次见到父亲,那年穆莲7岁。
那几日,家中热闹非凡,来来往往人员不断。有远亲近邻、家族亲近;有老人、孩子;有男人、女人。有的婶子大娘一进大门就敞开嗓门,喊着父亲的乳名,“桐回来了,是桐回来了吗?”;“抗战的回来了,看看抗战的咋样了。”不大的堂屋站满了热情的人们。
“这就是民民吧?民民长得真好看!”;“民民的眼睛真大,多像爹呀!”;“桐,民民娘怎么没回来,他娘一定长得很好看吧?”。婶子大娘们七嘴八舌夸赞大弟(大弟确实长得好看,喜人)。
父亲炫耀他的儿子,让儿子唱歌、背诗。大弟把在幼儿园学的诗歌接连背了好几首,得到大家的夸赞:“你看看,你看看,外边的孩子就是好看灵透,什么都会,不像咱们家的抹鼻子孩子,什么都不会。”;“这孩子,将来一定找个好媳妇。”此时,父亲的脸上露出骄傲自豪的光芒,忘乎所以地说:“我的儿子,我的儿子长大了找媳妇时,媳妇从门槛底下往里钻。”这句话深深刻在了小小穆莲的心中。
穆莲站在堂屋的角落,没有人看见。
堂屋的方桌上放着一大包糖糖。包包是敞开的,糖糖堆在深黄色的草纸上。糖糖的样子像极了“小西瓜”。白色小西瓜上是红色的花纹;绿色小西瓜上是黄色的花纹;黄色小西瓜上是白色的花纹,好看极了。小西瓜有的三块连在一起,有的两块连在一起,有的则是单块。
有大人带着小孩来,奶奶就给小孩拿一块糖糖。对个别孩子,奶奶再给放在衣服兜里两块。
穆莲不知道那叫糖糖,是听奶奶说“快吃糖糖”,才知道那些小西瓜样的东西叫糖糖。当看到人家的孩子边吃边说很甜时,穆莲才知道那糖糖是甜的,好想尝尝!
两天来,穆莲就站在屋子的角落,馋着那种糖糖,但没有一个大人给穆莲拿块糖糖,那时的穆莲是不敢自己去拿糖糖的。穆莲只是听大人们夸赞大弟,听着父亲炫耀自己的儿子。
第二天下午,来来往往的人少了,三伯母忽然看到了角落的穆莲,伸手给穆莲拿了两块糖糖,一块是白色带着红色花纹,一块是黄色带着白色花纹。三伯母边拿糖糖边小声嘟噜,“这就不是你的孩子了吗?!”
两块糖糖,穆莲稀罕极了,舍不得吃,用舌头舔一舔,赶紧用一小块纸包起来。
两块糖糖,穆莲包了好多天,也吃了好多天。
60多年过去了,那包糖糖,那包像小西瓜一样的糖糖,仍然时不时浮现在穆莲的眼前。之后的年月里,穆莲再也没有见过那种糖糖。
那次,穆莲不知道父亲住了多少天,只知道许多近亲邻里站在路边送他。他坐在老牛拉的木轮车上,裹着被子,抱着儿子。大伯家的哥哥甩着鞭子,赶着牛车,去县城的长途汽车站。
父亲走了,留给穆莲的是茫然。几天里,父亲没有搭理过穆莲。穆莲也没有叫他一声爹。
穆莲隐隐感到:父亲对自己不屑,也好像很讨厌。
后来穆莲才知道,那个男人,欺骗了母亲的情感,哄骗着母亲和他离婚,致使母亲怀上了自己。
母亲在离婚的海洋里挣扎了几年,终究熬不住了,撇下不到3岁的穆莲撒手人寰。
母亲走了,离开这个让她痛苦的世界,却把痛苦留给了自己的女儿。
穆莲从小到大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受到的是别人的不屑、冷漠、歧视和厌恶。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穆莲,很自卑,很压抑,很偏执,也神经质。这种性格,造成了她人生经历中诸多不便。
还有,穆莲一生,只重情感,不太信任血缘。
大弟长大成人后,到了恋爱结婚的年龄,并没有像父亲说的“媳妇多得从门槛底下往里钻”,而是因为破败不堪的家庭,口碑极坏的父亲,给大弟找媳妇带来不便。人家一听说这个家庭,就回避这门婚事。幸亏大弟长得一表人才,得到县城某美女的青睐,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决然嫁给了大弟。两个都是工人,感情很好,有一儿子。可惜大弟40岁上心脏猝死,舍下妻儿。后来弟媳带着孩子改嫁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