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到些许迷茫,总想着自己怎么样能更厉害点,碰到一个励志的宝妈,每天早上五点起来学习、写文章、帮助鼓励别人,于是咨询她学习的事情,她告诉我了一个平台,让我一起去学习,然后我欣然前往,在平台上确实看到很多优秀的人,我一度为了注册不顺利而着急,介绍的那位宝妈也特别乐于助人,忙前忙后的询问帮忙,一有活动就提供信息督促我学习进步,因为一忙起来有时候会错过一些机会,心里还有些内疚。可是越到后来越有种不舒服的感觉,我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今天应约参加了小伙伴对阿德勒心理学工作坊学习的复盘活动。与成都贝妈工作坊团队、台湾美女导师姚以婷及众多爱学习的小伙伴相处的日子映入眼帘。翻开笔记,有时整齐干净,有时潦草涂鸦,上课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只是小伙伴们的自我介绍就写了满满一页,很抱歉我没能记下全部小伙伴包括姓名、城市、个人特色、对工作坊的期望这些基础的信息。我记下的是导师对我们自我介绍的评价及反馈:先做自己,能够贡献,付出;接纳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自己沉淀要够,才能厚积薄发;没有任何缺点是永远的缺点,也没有任何优点是不出任何错的,关键是怎么用;重点不是你拥有什么特质,而是你怎么运用;鼓励可以滋生勇气;有勇气接纳以前做过不美好的事;接纳自己不完美的地方;避开伪装,看见缺点里的优点;培养自己看见缺点里的优势等等……是不是满满的正能量。
通过四位小伙伴精彩的情景再现和姚老师地娓娓道来,阿德勒的一生被清晰的展示出来。有小伙伴私下说,当时在想书上都有,为什么还要花大把时间来演绎,不会是拖延时间吧?这可能说出不少伙伴的疑惑。可是回过头再来看,真是发现老师的高明,阿德勒的成就与他波折的一生是分不开的,他的很多理论都来源于生活,虚弱、驼背、气喘的小身躯并不缺乏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思考。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自社会取向中发展出来的心理学系统个体心理学就诞生了,个体心理学强调人要从其所属的群体来了解,这里就有了社会情怀。
联系这两天翻的书,《刻意练习》中的心理表征、保持动机;《终身成长》中固定型思维向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转变;《赋能》中机械化还原论向生物体系的转变甚至包括《亲密关系》中内在的强化(那句“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记忆深刻);《童年的秘密》中儿童的心理发展……都强调了成长,包括个人的,团队的,但是其中又都有自己必须遵从的规律。所以我就在想,我心里想遵从的是什么?
到底是哪里让我不舒服了?我不就是想努力成长,让自己变得更“厉害”么?平台也能实现我敬仰的社会情怀啊?突然一个词冒出来:界限,一下子释然了。
我想实现社会情怀的梦想,但我不想以失去我的界限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