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会觉说:“等我有时间了,我就去做……”有时候这句话是真的,有时候却不一定是真的没有时间。如果你拥有100年,1000年,是不是才算有时间,如果生命只剩下以1天、1小时来计算,是不是才算没时间?
电影虽然在一些剧情安排上虽然没什么特别的出彩,但“时间规划局”这个概念却是十分新颖。当“时间”成为货币,25岁之后人们吃喝拉撒睡皆以花费时间为代价,一杯咖啡昨天是3美分,今天是4美分,一趟公交车是2小时,所以你不得不时常掀起袖子看看自己还剩下多少时间。当然这是穷人区的常态,富人区则完全不同,富人们拥有大把的时间,他们不需要与时间赛跑,于是凡事慢慢悠悠享受奢靡,在赌场上可以随意消耗几百年而不足惜。
时间究竟是要用来做什么?
电影以一位不想得永生的富人的死为线索展开,在代顿这个穷人区,人们拼命工作,也不过是能够获得几个小时的生命,但酒吧里突然出现一个拥有100年的富人。与其他想获得永生的人相比,这位富人却觉得活够了。
既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永生,又何必强求永生?正如富人区大银行家的女儿问她父亲的话“你是否真正活过一天?”比追求永生更为重要的,是每一天都过得有意思有意义。相比电影中的人,我们无疑是幸福的,每个人都拥有大把的时间,无需去赚取更多的时间来延续生命。事实上,很多人不仅是不珍惜,还在浪费生命。
如果把剩余的时间刻在我们的胳膊上,每时每刻都在倒计时,是不是我们便不会把时间放在那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上,不会放在那些消耗自己元气的烂人上,不会浪费时间在因为别人而做的事情上?会不会我们更会把时间放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花在让我们开心的人身上?谁知道呢?
我们唯一知道的是,不论电影与否,没有多少人会永生,生命的是时间有限,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论做什么事,不悔此生。
那条贫富鸿沟是否真的无法跨越?
电影或许还想说的是达尔文那句话“适者生存”,是穷人与富人之间如此明显的等级差别,穷人就得死,富人可以得永生。
弱者得死,强者生存,究竟是对是错?把它放在动物世界,很少有人会觉得有什么不妥,一旦放在人类世界,便不一定了。因为人们有同情心,因为每个人都可能会沦为“弱者”。电影中男主角因为意外情况获得了100年,之后通过赌博又获得了1000多年,成了活脱脱的富人。如果有资本,在现实世界里,是不是有很多普通人可以翻身变富人?可惜很多有才华之人可能就败在这原始资本上。于是,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
但当人们抱怨这一现象的时候,反过来想,信息公开化,互联网化的今天,虽然富人越富,更多的则是广大普通人也拥有了更多的机会,是真的怀才不遇,还是真的怀着才?也是需要反思的。这道鸿沟是否真的没有人跨过去?与其抱怨种种,不如看看他们是如何跨过去的,还有什么办法跨越,才最实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拥有不必斤斤计较的时间,不必担心时间太久而让生命无趣,也不必担心时间只剩下一天奔跑着度过,几十年,时间刚刚好。拥有大把时间来做有趣有意义的事情,去爱爱你的人,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而这种幸福,你把握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