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国公子:九斤狸猫能降千斤鼠:薛国的"祸"与“六十岁活埋”的传说

九斤狸猫能降千斤鼠:

薛国的"祸"与“六十岁活埋”的传说


薛国公子 整理



在沂蒙山西与古泗水河之间,有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古老的薛国。在这个东夷古国的历史上,曾经有一位薛王,他刚上任不久,就结合当时社会条件,制定一条残酷的法律:人活到六十岁就要被活埋,不然就要浪费粮食与布料,与小孩和青壮年争夺有限的社会资源。其他国家也争相效仿。


这条法令已经执行了三年,无数老人被残忍地活埋,百姓怨声载道,年轻的薛王却依然固执地认为老年人已经丧失劳动能力,对国家与社会都毫无用处。

对于老年人残酷无道的活埋制度,薛国百姓忍无可忍,要开始举行暴动起义。

薛王得知很是恐慌,为安抚民心,改用再增加四十九天阳寿,慢慢饿死人的“寄死窑”,来代替泯灭人性的活埋制度。


具体就是,父母到了六十周岁那一天开始,子女就要把他送进一个用砖石砌好的窑洞里,这种窑洞就叫作“寄死窑”。

送进去第一天,窑洞门要留七七四十九块砖的空隙不封死,以后每天送一顿饭,然后封上一块砖。

送完四十九顿饭,封完四十九块砖,饿得半死不活的老年人就彻底地埋在寄死窑里面了。

一天,薛国朝堂上突然传来消息,“南利国”的使者给薛王进贡了一头大怪物,他们叫这种怪物为“社君”。薛王让人把这种怪物暂时笼养在城中的“御花园”里。


“社君”体形庞大,形状如瓮,尖嘴,小目,圆耳,长尾,胡须修长如刺。

其习性怪异非常,以铁石蛋为食,吃完以后,就开始消化,同时伴有嘴巴喷火,鼻孔窜烟,腚门屙犁铧。

奇怪的是,把“社君”用大车运来的时候,刚好从城门挤进来,随着吃铁石头的量多,体重还不断增长,现在变得已经比大象还大,都能堵塞城门,已经拉不出去了。

让薛王更感到后怕的是,它竟然能撞破铁笼子,逃出来并卧在皇宫门口,能说人话,声称要娶薛国公主才肯离开,不然永远赖着不走,把薛国耗得毁灭。

俊俏的公主怎能送给一个野兽怪物糟蹋,薛王因此吓得不敢出门,呆在宫廷里愁眉莫展,满朝文武面面相觑,无人能识别这头怪物,并找到能降伏它的好办法。

薛王大怒,限令大臣们三日之内想法辨认出“社君”这种怪物到底是什么,如何降服它?!否则就要斩首,一个不留。

其中一位大臣叫“尤孝顺”,家住御花园北尤家村。他更是忧心忡忡,他的父亲今年六十三岁,依照法律,早应当被活埋或者投入寄死窑里了,可是尤孝顺不忍心。因此,三年来,他偷偷地将父亲藏在屋里的夹壁墙中,每日送饭,才保住了老父亲的性命。

这天,尤孝顺回到家中,于深夜时分,从一个暗门钻进夹壁墙里,给父亲说:"朝中出了怪事,您见多识广,可有什么办法来就满朝大臣的命?"尤孝顺一筹莫展地向父亲详细叙说了实情。

老人听完儿子的描述,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此物尖嘴圆耳,长尾细身,必然是只巨鼠,而且这家伙能吃生铁蛋,屙出犁铧,应该是千年的炼铁炉变成的老鼠精。你明日带咱家那只九斤重的狸猫上朝,一试便知。"

"可那怪物已有千斤之重,狸猫怎可能制服?"尤孝顺疑惑道。

老父亲捋着花白胡须笑道:"石膏点豆腐,狸猫克老鼠,一物降一物。九斤狸猫可降千斤鼠,这是自古相传的道理。"

次日朝堂上,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尤孝顺悄悄放出藏在袖中的狸猫,狸猫一落地,便突然窜到宫廷门口。奇迹发生了:九斤重的狸猫威风凛凛,巨鼠看到狸猫顿时吓得缩成一团,瑟瑟发抖,并不断缩小,最后变成一个拳头大小的小老鼠,从一个老鼠洞里钻跑了。

薛王见状龙颜大悦,重赏了尤孝顺,并追问辨识妙法,此兽到底是何方怪物。


"是...是我的老父亲教我的,老人家说利用狸猫一试可知。这确实如他老人家所说,是千年炼铁炉变成的老鼠精。"

尤孝顺跪地谢罪,坦白了藏匿老父亲的事实与他提供的辨识方法。

薛王震惊之余,召见了这位本该被活埋的尤氏老人。亲眼目睹老人智慧从容的风范,终于有所幡然醒悟。"原来智慧与经验才是国家真正的财富,这几年害死了多少无辜的老人啊。"

于是,薛王痛定思痛,开始废除活埋老人与寄死窑的法令,并重赏了尤氏父子。从此,薛国尊老敬老蔚然成风,国力日益强盛。其他国家也跟着废除这种不人道的法令,所有的寄死窑都被拆除捣毁,绝对不能再残害老年了。

后来,人们在薛国故城里发现了庞大的战国至汉代的炼铁遗址,猜测所谓“南利国”给古薛国贡赠的“社君”,确应该是冶铁炉修炼成的“老鼠精”。

这个传说在鲁南地区代代相传,尊老敬老永远是最好的传统美德。而更让后人深思:或许正是"九斤狸猫降千斤鼠"的智慧,让薛国及其其他国家的人懂得:真正强大的力量不在于体型大小,而在于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与运用。

薛国城遗址中的炼铁炉,不仅锻造了武器农具和兵器,更熔铸了一个民族尊重智慧、敬畏自然的品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