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觉前和6岁女儿真正的开始了一次“床头对话”——(用的院长教的床头五句话)。
我:“乖,今天开心吗?”
女儿:“开心!”
我:“乖,今天在学校都发生什么事了呀?”
女儿:“今天我只有一件不开心的事。”(平时女儿都有,回来主动给爸爸妈妈说在学校的哪些开心和不开心事的习惯。)
我:“乖,那你有没有要和妈妈说说哩?”
女儿:“今天我是值日班长(幼儿园班级里,每周二都要当一次值日班长),李怡晗说我,你当个班长都当不好!”
看着孩子有点不开心的样子,就想安慰孩子, 但又一想:我这床头五句话还没问完,看着孩子难过的样子,在纠结最后一句还问不问了?心一横,学完习就按院长教的,肯定没错,于是就接着问。
我:“乖,你有啥需要妈妈帮助你的没?”
女儿:“没!”
我听到孩子的回答,心中愕然。孩子明明不开心,说明是受委屈了!我突然意识到问题的根源了。孩子有回来主动和父母沟通自己事情的习惯,但作为家长,我们只是听听就完了,并没有引导孩子面对一些问题时,该怎么解决。现在我学习了,有了新的思维和认知,咱得改变以前的模式,得想个办法让孩子学会求助,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我:“乖,妈妈听你说完了,你对这件事,你是咋看待?”
女儿:“李怡晗可烦人!”
我:“嗯,她说你的时候,你啥心情?”
女儿:“我可生气,可伤心,她还是我好朋友,我有好吃和好玩的都给她分享!她还说我!”
我:“嗯,妈妈听出来了,你是一个重情义的孩子。那你需要妈妈怎么做能够支持到你?”
女儿:“我不想她说我,可是,她非说我非说我非说我!”
我:(女儿用了还几个“非说我”,让我感到了孩子的无奈,我必须帮孩子成长!)“乖,这不怨你,是妈妈以前没学习,妈妈也不会,也没教你方法,你弄不过李怡晗是正常的,现在妈妈现在学习了,有方法了,你想不想学学,以后,她再说你,咱收拾她?”
女儿:“想!”
我:“乖,现在妈妈给你演示一遍,你来当李怡晗,我来扮演你,你看看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接下来,我运用了院长讲的“提升孩子抗委屈能力的流程”和女儿演练了一遍,又和女儿练习两遍,就这样,和女儿的第一次“床头对话”伴随着我俩开心的笑声结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