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学校组织学校老师观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精彩的讲座,我感触颇深,思考了很久,也思考了很多。我最大的感触是教育是用心去做的。只有充满爱心,才能做好教育,教育也会因爱心而变得更美好。之前听讲座有的时候就感觉这个专家有的理论不切合实际,她根本不知道一线教学是什么样子的,但听了李镇西的报告后,我终于知道,我应用心走进孩子中去。用我的爱给孩子们以呵护,给孩子们以关怀,当我真心的走进孩子,孩子们将用成长给我带来惊喜。
1、要拥有爱孩子的心
李老师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他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已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听完之后,我好象也走进了他们融洽的师生群体中,走进了他们感人肺的一幕幕酸甜苦辣之中,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这就是教育的真谛,学生需要的就是这样真诚的没有居高临下的真教育。所以我认识到,教育要教会孩子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学生能不能成为人才,老师在其中是点播作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但是每个学生都能为一个善良的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所以德育就是教会人如何做人,它不是外在的强加,而是内在的唤醒,唤醒他本身就拥有善良的因子,教会学生保特原有的善良、童真。这才是我们的教育目标,
2、尊重学生的人性
爱是对人性的尊重,师德之一就是要对学生有爱心,这种爱更应该是一种民主的爱,而充满民主的爱往在体现在师生关系的一些细节上,民主的细节。李老师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学生犯了错,被喊到助公室,你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回想一下,我一股都说站好了!说说看怎么回事,你想怎么办?!”而李老师说“应该是请坐,因为学生是来接受教育的,不是来罚站的”,教育的对像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所以我们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民主的爱,对学生的教育更应该是弯下腰来跟学生平等对话。
3、用心做教育
李镇西的教育形式多样,他经常带学生到野外上课,带学生亲近大自然,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成为他的教育资源,所以李老师的教育绝不是急功近利的教育,而是用真心来做教育,正是因为这样的真心,才使他和孩子们的心灵彼此吸引。然而我们缺的就是这种用心做教育的精神和耐心,这点应该向李老师学习。可以说,李老师的讲座点击的是我的心灵。不是一时的激情澎游,我要在今后的征途中,把一腔真爱投入到工作中去,爱学校,爱班级,爱孩子,爱自己从事的这份艰辛的职业。有了这份深入心灵的爱,我们就能从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获得一份源自“教育本身的乐趣”,这也许是做一个纯粹的教师的最高境界。
李老师谈吐风趣幽默、博学多才,他经常利用空余时间给学生读一些文章,向学生推荐名著,要学生摘抄,可以想象,他读过多少教育专音,他平时有多爱好读书。感动于他三十多年依然保持一颗童心,保持学生爱的纯真。感动于他和孩子之间彼此的依恋之情,感动于"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讲座、故事,懂得了:因为有爱,才使老师与学生的心贴得那么近;因为有爱,才使一位普通教师的形像显得那么高大、魁伟;因为有爱,才让平界的工作和生活变得那么多姿多彩!
肖艳会
2022年3月8日